自然庵月夜看梅

满地月如水,一庭花似云。

光从今夜满,春向隔年分。

山影静相对,江流定不闻。

半宵风露足,禅榻散余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学仁的《自然庵月夜看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夜晚景象。首句“满地月如水”以比喻手法,将明亮的月光比作流淌的清水,形象地展示了月色的清澈和广阔。次句“一庭花似云”,则通过将繁花比喻为云朵,展现出花朵的密集和轻盈,以及月夜下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光从今夜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充盈的赞叹,暗示了此刻的圆满与宁静。“春向隔年分”则寓言般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虽然还未真正到来,但诗人已能感受到其预兆,富有哲理意味。

“山影静相对,江流定不闻”两句,通过静态的山影与无声的江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最后,“半宵风露足,禅榻散余芬”描绘了半夜时分,风露充足,空气中弥漫着梅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看梅为背景,借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张学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焦山自然庵和雪庐韵

横笛高吹大海秋,与君同上海西楼。

长江万里东流水,不及尊前一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登华顶峰望海

天台四万八千丈,千山万山尽相向。

青莲一朵海上开,重重花萼扶莲台。

华峰独在中峰顶,莽莽云烟铺万顷。

摄衣拄杖登崇峦,悬崖孤立心生警。

天风吹琅琅,海色摇青苍。

群山齐拱揖,一气连混茫。

天鸡三唱天欲晓,羲和鞭日升扶桑,朱霞璀璨动百怪,珊瑚火齐交生光。

方壶员峤望不到,碧水荡漾群龙翔。

山僧为言十月朔,日月双轮海中跃。

忽高忽下弄两丸,倒走天吴惊海若。

身无六翮抟沧溟,西标赤城东金庭。

仰天大笑海云起,峰头卧看青山青。

日暮濛濛散烟雾,桐柏之宫在何处。

不如裹足下山去,前溪恐与刘郎遇。

形式: 古风

游宏济寺

下山履平陆,山转寺门静。

屋上石势险,屋里人心正。

佛镫常不灭,僧容不离病。

前山与后山,登楼江光映。

何必入深山,山深得真性。

形式: 古风

郡馆作

我行复至郡,舍馆临官市。

市言虽杂乱,亦复有至理。

诤词何纷纷,半是村农子。

懦拙易成忿,忿息讼方始。

云从去岁来,日日向城里。

良田半已典,岂不思秉耒。

今春多夜雨,农事家家起。

未得见长官,胥吏来无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