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矫首南安感旧游,茫茫葭菼隔重洲。

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

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

故人若问张东海,依旧纶竿伴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首句“矫首南安感旧游”,诗人抬头望向南安,心中涌起对往昔游历的回忆。接着“茫茫葭菼隔重洲”描绘了眼前景象的辽阔与迷茫,仿佛与过去的记忆相隔遥远。

“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责于过去六年未能为百姓带来福祉,担心自己的无能会给百姓带来痛苦和泪水。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民众深切的关怀。

“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庾岭的四季更替,昼夜交替,周遭的风月自古至今,不变的自然规律与永恒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故人若问张东海,依旧纶竿伴白鸥。”诗人以假设的方式,想象着如果老友询问他的近况,他将坦诚地回答,自己仍旧像过去一样,手持钓竿,与白鸥相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与提学侍御司马通伯

麟去无踪老凤喑,寥寥谁和紫阳琴。

丹心自许乾坤识,白发何愁岁月侵。

柏府霜寒秋烈烈,杏坛风暖昼沈沈。

扁舟不弃张翰醉,一泊松江话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浦宪副宗原

人生七十古来稀,况见曾孙著綵衣。

豸角昔曾千气象,凤毛今又继光辉。

九天雨露恩常洽,三礼宗风愿不违。

汤饼会中应有我,青春同试赐袍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盛文衡先生

草角持文谒后尘,于今四十六回春。

闻言泣血先公远,抚事惊心后辈陈。

乡里无虞还自慰,诗书有种未全贫。

霜□相对频酬劝,自笑林泉见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刘克平

一个吟身十亩间,抄书看画自消閒。

百年尘事如双陆,三月风光又牡丹。

不用草玄期后世,且须浮白醉南山。

张翰久谢冠缨缚,买得扁舟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