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二)和人春雪词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

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

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

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

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

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

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欣赏着东风吹来的梅花盛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柳树新叶朦胧如醉,桃花脸颊转为白色,蝴蝶翩翩,尘土飞扬。
即使有千万种色彩,也无法与春天的生机竞争。
想象在建章宫的凤凰台上,还残留着冬雪的痕迹。
不再像腊月之前那样憔悴,拨弄着寒炉中的木柴,茶香淡雅,烟雾轻盈。
仿佛玉龙战后的宁静,广阔的田野收起了喧嚣。
遥望扶桑国的红花,海天相接,如玉玲珑般美丽。
晴朗的窗户下,稀疏的花雨洒落,滴答的春声回荡。

注释

东风:春风。
梅开:梅花盛开。
经岁:新的一年。
柳眼:柳树新叶。
桃腮:桃花脸颊。
蝶舞:蝴蝶飞舞。
建章鳷鹊:建章宫的凤凰台。
残霙:残留的冬雪。
腊前:腊月之前。
寒炉:寒冷的火炉。
茶薄:茶香淡薄。
玉龙:形容春天的景象。
扶桑国:古代东方的象征,此处可能指远方。
海天平:海天相接,水平线。
晴窗:晴朗的窗户。
疏疏花雨:稀疏的花瓣雨。
春声:春天的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东风吹拂之下,梅花盛开,柳眼迷离,桃腮变白,都显示出春天万物更新的生动情状。蝶舞尘惊则是对春光中细小生命活跃场面的描绘。而“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无尽的繁华,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不足以与之相比。

然而,“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一句却转折出一种不甘寂寞、依旧怀念往昔荣光的情感。而“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则是在描绘一个安静的室内生活场景,通过对比来表达一种宁静淡然的心境。

接着,“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一句充满了军事行动后的平和与恢复,而“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则是对远方美好景致的向往,这里的“扶桑国”通常指的是日本,但这里更多地是一种理想中的仙境。

最后,“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室内空间,窗外是细雨如丝的春雨,与室内的安宁形成对比,这里的“春声”并非指实际的声音,而是春天给人的一种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对往昔、现实和理想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意象。

收录诗词(21)

刘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57—?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三)送春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九日登高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

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

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

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

□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

拚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六州歌头.元夕和宜可

天涯倦客,如梦说今宵。承平事,车尘涨,马鸣萧。

火城朝。

狂歌闲嬉笑,平康客,五陵侠,闲相待,沙河路,灞陵桥。

万眼琉璃,目眩去闲买,一剪梅烧。

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说著魂销。掩鲛绡。

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渺何地,跢朱履,解金貂。步宫腰。

瑶池惊燕罢,瓶落井,箭离弨。

灯楼倒,吴儿老,绛都迢。

点点梅梢残雪,似东风、吹恨难消。

悄山村渔火,风鬓立春宵。绕寒潮。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押[萧]韵

忆旧游.前题分得论字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

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形式: 词牌: 忆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