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雨

局蹐民无地,焦熬岁不天。

雨方宽赵日,数已入汤年。

调饷今方尔,蠲租恐未然。

古来勋业盛,根本讳沉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百姓生活困苦,没有安身之处,连年灾祸不断,仿佛天意不顺。
雨势暂且缓解了赵地的苦难,但灾祸的次数已经累积到如同热水烫身的程度。
如今朝廷正筹集粮饷,但减免租税恐怕还未实行。
自古以来,功业显赫的人很多,但国家的根本问题却长久得不到解决。

注释

局蹐:形容生活困苦,行动不自由。
焦熬:形容煎熬、苦难。
岁不天:指天时不顺,灾祸连连。
宽赵日:暂时缓解赵地的苦难。
调饷:筹集粮饷。
蠲租:免除租税。
根本讳沉绵:国家的根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鉴赏

这首诗名为《得雨》,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时局的忧虑。"局蹐民无地"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形容他们生活空间狭小,处境困顿;"焦熬岁不天"则形象地写出百姓在恶劣年景中的煎熬,仿佛连老天都不眷顾。接下来的"雨方宽赵日,数已入汤年",通过雨水的降临象征着暂时的缓解,但又暗示着更多的苦难即将来临,因为"数已入汤年"意味着酷热难耐的年份已经到来。

诗人进一步指出,当前国家正面临调集物资以应对战事("调饷今方尔"),而减免赋税之事恐怕还未实施("蠲租恐未然")。最后两句"古来勋业盛,根本讳沉绵",诗人以历史为鉴,担忧如果忽视民生基础,国家的根基将会动摇,暗示了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严峻,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惊蛰后雪作未已阻之湖庄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骡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固仍飞雪,岂有春中却冱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梅

去年浮月动微薰,陨箨忧寒正杂群。

今日得春张万玉,采繁迎煖尚从军。

花时十月连正月,岁事三分占一分。

酒煮和羹还好在,预除芜秽莫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晚晴

剩水浸秋碧,馀霞占晚红。

浩歌鸣鹤后,柔橹泛鸥中。

酒戒情难遣,诗吟老未工。

怀哉真面目,助顺企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