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峡束天围渐小,林穿日脚微明。
竹居有径谁扫,水碓无人自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峡束天围渐小"写出了山水之间的狭窄通道,天空仿佛被两侧的山峦紧紧环绕,显得天地相接,空间感逐渐收缩。"林穿日脚微明"则描绘了晨曦透过树林的缝隙,洒下微微的光芒,透露出一丝生机和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竹居有径谁扫,水碓无人自鸣"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静谧。竹林中的小径虽然落满了落叶,却无人打扫,显示出一种自然的恬静;水碓(用来舂米的工具)在溪流中空自运转,发出声响,却不见人影,更显其寂寥。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百尺危楼四远明,人从鳌背戏沧溟。
乾坤到处皆在目,山海何人更作经。
江淮表里拱神州,底事干戈不肯休。
试上凤凰台上望,定山尽处是瓜洲。
玄武湖中春草生,依稀想见竹篱城。
后来万堞如云起,方恨图王事不成。
万骑连山噪虎熊,千艘激浪泣鱼龙。
变迁陵谷有如此,应笑铜驼无定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