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乡子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徙倚近前楹,寒月溟濛酒半醒。” 开篇以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描绘开始,主人公在酒意微醺的状态下,徘徊于屋前,此时月色朦胧,寒气袭人,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勾勒了外在的景物,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
“何处叶声吹不定,分明,是否罗裙窣地行。” 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细微的声音——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呼唤着某个人物的出现。通过“罗裙窣地行”这一细节,让人联想到一位女子轻盈的步伐,暗示着离别对象的女性身份,以及主人公对她的深深思念。
“只隔小中庭,玉轸应传太息情。” 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指出两人之间仅隔着一个小庭院的距离,却仿佛远隔天涯。玉轸,可能指的是琴,这里借指音乐,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叹息,无法直接传达给对方。
“从是别来滋味恶,残更,千种伤心梦不成。”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别离以来生活的苦涩与痛苦,每到夜晚,思绪万千,却难以入眠,各种伤心之事在梦中浮现,却又无法实现。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持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因离别而深感痛苦的主人公形象,以及他对远方爱人无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