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的《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洛都文太尉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庆历承平已庙堂”,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在庆历年间,国家处于太平盛世,庙堂之上充满了和谐与繁荣。接着,“三朝勋业遍旂常”进一步强调了文太尉在多个朝代的功绩,他的勋业遍布于各种旗帜之中,象征着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昔虽郭令曾忧畏,今比留侯更寿康”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郭令和留侯,来赞誉文太尉不仅在功业上卓著,更在长寿与健康方面超越了古人。郭令和留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谋之士,而文太尉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健康状态,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成就。
“赐饯饔人移玉食,宠行天藻烂云章”描绘了文太尉受到朝廷的隆重礼遇,宴席上佳肴丰盛,装饰华丽,彰显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尊贵地位。同时,“宠行天藻烂云章”也暗示了文太尉的品德高尚,他的行为如同天空中的云彩一般光彩夺目,令人赞叹。
最后,“想公剩觉西都乐,门外逍遥绿野乡”表达了对文太尉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想象中,文太尉在西都享受着快乐的生活,门外则是一片宁静的绿野乡村,这种生活既远离尘嚣,又充满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太尉功业、品德、生活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他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