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白鹤山极乐寺高楼面海,晴雨半山,夏秋瞬变,夜坐成赋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

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

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

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鉴赏

这首《法曲献仙音》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白鹤山极乐寺高楼面对大海的壮丽景色,以及夏秋之交天气变化的奇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首句“舟逐萤光,树藏鸦色”,以微小的萤火虫与深沉的乌鸦对比,营造出夜晚海边的宁静与神秘氛围。接着,“望入蛮天深处”一句,将视线引向遥远的天际,增加了画面的深远感。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两句,分别描绘了山间轻柔的月光和海面上狂野的波浪,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诗情暗消樽俎”则暗示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诗意心境,酒宴上的欢声笑语似乎也融入了这无边的自然之中。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描述了天气从炎热转为凉爽的变化过程,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清洁洗礼。接下来,“悄无语”三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思,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寺庙的庄严,鱼龙的游动与梵音的回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箭短、催动寺楼钟杵”则暗示时间的流逝,钟声的响起提醒着人们时光的宝贵。

最后,“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通过南飞的鹤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而“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即使在疲惫之时,仍然相信人间还有许多选择与可能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寥廓此天地,目送夕阳迟。

玉龙哀怨吹彻,杨柳又丝丝。

几尺淞波新涨,十载吴宫残梦,依约白云飞。

执手两无语,帘外鹧鸪啼。星辰夜,山河影,为谁悲。

隔年乳燕,门巷犹自认乌衣。

歧路天涯愁满,别泪花间弹尽,难得醉中归。

出海云霞曙,盈耳早春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寿楼春

呼深杯浇愁。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

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花泪尽,山容秋。

问大江、何时西流。

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

浮云意,空悠悠。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

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芳草绿,催行舟。

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形式: 词牌: 寿楼春

玉楼春.和重光

北风满地吹胡雪。不见横空新雁列。

连宵有梦到梅花,仙骨珊珊寒未彻。

九天咳唾霏琼屑。一曲琵琶弦切切。

谁怜长乐殿中人,依样玉门关外月。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淡黄柳.寒食和白石,并送剑华

雷车辗麴,前日城南陌。卯饮厌厌情恻恻。

望里梅梁惠阁,胥宇当年燕能识。最愁寂。

今朝度寒食。冷烟锁,五侯宅。更丝杨、夹道吹离色。

到处春深,淡云微雨,空有夭桃泫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