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上早发

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

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

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

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独自起身无人看见,在长河中夜晚泛舟之时。
平坦的草地似乎在自动移动,落下的月亮仿佛在相伴相随。
早已远离楚地的空旷,往关西去却已嫌太迟。
不断听到渔夫的歌声,心中却牵动了对洞庭湖的思绪。

注释

独起:独自起身。
无人见:没有人看见。
长河:长长的河流。
夜泛时:夜晚乘船漂流的时候。
平芜:平坦广阔的草地。
疑自动:好像自己在动。
落月:落下的月亮。
似相随:好像在伴随我。
楚外:楚地之外,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离空早:早早地离开了空旷之地。
关西: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这里泛指西方远处。
去已迟:前往已经觉得太迟。
渔歌:渔夫唱的歌。
闻不绝:不断地听到。
却轸:引起,触动。
洞庭思:对洞庭湖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独自乘船离开的孤寂情景。"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表达了诗人在黎明前一人静静地启程,乘着夜色渐淡的长河之上,彷彿于深夜中划桨前行。

接下来的两句"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则描写了一种自然与诗人的和谐共存。平坦的水面如同平展的野草(芜),似乎在微风中自在地摇曳,而夜空中的明月,则仿佛跟随着诗人缓缓移动。

"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的紧迫感。诗人提前离开了楚地(泛指长江南岸一带地区),而要到达目的地关西则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这不仅表明了空间上的距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急切。

最后两句"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则是对远方渔人歌声不断回响在耳边,同时也触发了诗人对于洞庭湖(在今湖南省)怀旧的情愫。渔歌往往令人联想到遥远的乡愁和自然之美,这里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集美丽景色、深切情感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经八合坂

蹑险入高空,初疑势不穷。

又缘千嶂尽,还共七盘同。

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

天然无此道,应免患穷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经故杨太尉旧居

在汉信垂功,于唐道更隆。

一川留古迹,多代仰高风。

树折巢堕鸟,阶荒草覆虫。

行人过岂少,独驻夕阳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青山晚望

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亲仁里双鹭

双去双来日已频,只应知我是江人。

对欹雪顶思寻水,更振霜翎恐染尘。

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

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