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八)韵香荼蘼

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韵香清远。

暖日烘庭院。露浥琼枝,脸透何郎晕。凝余恨。

古人不见。谁与花公论。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华美的车盖缓缓下垂,满眼是玉兰花簇拥的春光。香气悠长深远。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庭院,露水滋润着洁白如玉的花枝,花朵仿佛透出何郎(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般的红晕。凝聚着未消的遗憾。
那些古人已不可见,谁能和我一起评说这花开花落?

注释

羽盖:古代官吏出行时使用的华美车盖。
玉英:玉兰花,因其花瓣洁白如玉而得名。
韵香:指花香的韵味。
烘:形容阳光照射下的温暖。
琼枝:比喻洁白如玉的花枝。
何郎晕:何郎指美男子,这里形容花朵的娇艳色泽。
凝余恨:凝聚着未消的遗憾或失落。
古人不见:指过去的时光或古人已经不在。
花公论:与花共论,即与花相关的话题或感慨。

鉴赏

这首词作是王十朋的《点绛唇·其八》。从诗句来看,王十朋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这一句描写的是春天花开满径的情景,“羽盖”指的是花瓣如同鸟翼一样轻盈下落,而“玉英”则是形容花朵的美丽。整体上,这一句突出了春日里花的繁盛与美好。

“韵香清远。”这里通过“韵香”的表达,传递出一种淡雅而远离的香气,让人联想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的意境。

“暖日烘庭院。”这一句则描绘了春天温暖阳光照耀下的庭院情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露浥琼枝,脸透何郎晕。”这里的“露浥”意味着露水滋润花枝,而“脸透何郎晕”则是通过花瓣上的露珠来形容其晶莹剔透之美。诗人可能在暗喻某种情感或是对某人的怀念。

“凝余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哀愁,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古人不见,谁与花公论。”最后两句则是借古人不复存在来表达自己与这春天美景共赏的人已不在,而只能与花朵进行虚幻的对话,传递出一种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深刻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现实不可挽回的哀愁。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十六)奇香蜡梅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

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

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四)国香兰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

始见殊萧艾。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

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踏莎行

柳外寒轻,水边亭小。昨朝燕子归来了。

天涯无数旧愁根,东风种得成芳草。

亭畔秋千,当时欢笑。香肌不满和衣抱。

那堪别后更思量,春来瘦得知多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经筵彻章御赐诗卷

一种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