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金门》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诗中以“人似玉”开篇,将人物比作温润的美玉,暗示了人物的高洁与美好。接着,“斜坐小屏山曲”一句,通过空间布局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雅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病颤歌声花气促”,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人物身体的不适,也暗示了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歌声似乎带着花香,却因病态而显得急促,这种对比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更谁教喷竹”一句,以“喷竹”为喻,可能是指某种声音或情感的爆发,但又在“更谁教”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寻求理解的渴望。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内心世界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层次感。
“各向众中称独,欲买千金未足”,这两句表达了个体在群体中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价值的追求。在众人之中,每个人都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表达自己的独特性,但这种追求往往难以用金钱衡量,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邃。
“一点文人心感触,赛明珠百斛”,最后两句以“文人心感触”点明主题,强调了情感的深刻与珍贵。将这种情感比作“赛明珠百斛”,既突出了情感的宝贵,也暗示了诗人对情感价值的高度认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