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

马驹脚下丧家风,四海从兹信息通。

烈火焰中捞得月,巍巍独坐大雄峰。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马驹脚下丧家风”,开篇以马驹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新生事物或新观念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传统秩序的动摇,如同马驹奔跑时可能踩踏到家族的规矩。这里暗含着对变革与传统的辩证思考。

“四海从兹信息通”,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信息流通更加广泛,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科技进步、文化交流加速的肯定态度,强调了开放与交流的重要性。

“烈火焰中捞得月”,通过火焰与月亮的对比,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寻求光明与真理的主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寓意着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智慧的过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巍巍独坐大雄峰”,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独自站立于山巅的画面,象征着修行者或智者的孤独与伟大。他们虽处世事纷扰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就的赞美,也寓意着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坚守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变革、交流、逆境中的希望以及个人修行的深刻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傅大士赞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拍版与门槌,毕竟是何物。

形式:

五祖演和尚赞二首(其二)

说大脱空,荷担佛祖。七八圆全,不成三五。

村歌社舞可怜生,引得儿孙弄泥土。

形式: 押[麌]韵

法宏禅人求赞

不曾动著舌头,葛藤已遍天下。

等闲一击虚空,随手便成缝罅。

法宏貌得吾真,仿佛镇州普化。

我今写赞上头,要作丛林佳话。

形式:

偈颂十四首(其二)

开人眼,闭人眼。一手推,一手挽。

不是三要三玄,亦作四种料拣。

毕竟是个甚么,云峰辊毬,睦州担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