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理木为何坰赋

松阳之山如游龙,粤罗浮原独巃嵷。

有坟峨峨树且封,谁其葬者楚国公。

楚公系同正献宗,煌煌炎宋祠业鸿。

若子洎孙俱登庸,德泽绵衍何其隆。

至坰七世庆未穷,坰也孝义被厥躬。

秪卒党序相睦雍,上以承祀弗坠躬。

下以奉亲能婉容,昊天不憖降鞠讻。

群丑戏兵侪蚁蜂,民居悉毁郊甸空。

母也奄忽时适逢,葬地罔差吉与凶。

仓皇原傍凿幽宫,礼弗克备诚匆匆。

明年又复殂乃翁,五内摧裂号彼穹。

相原石塘气郁葱,佥曰合选母也从。

坰以体魄安其中,而更发露寔所恫。

岁丙午春时雨丰,连理木生元气钟。

巨干开合敷枝葼,廿又四尺为其崇。

望如车盖俨童童,山灵撝诃护芳秾。

祯奇孰云非化工,于戏孝感天地通。

暴祥表瑞无以充,乃于兹木照孝衷。

眉山记语具始终,乡人颂奖万口同。

我闻其事愧愚蒙,作诗聊以备采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松阳山中一棵连理木的奇特生长,以及它与当地一位名叫坰的孝子之间的故事。诗人徐贲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坰的孝行,他不仅自己孝顺父母,而且他的家族七世皆有美德,使得家族兴盛。当母亲突然去世,窀穸之地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尽管匆忙中未能尽完备的礼仪,但连理木的生长被视为上天对孝心的回应,象征着天地间的感应。

第二年,坰的父亲又去世,诗人感慨万分,连理木的茂盛仿佛是天地对这份深沉孝心的表彰。这棵树高达二十多尺,如同华盖,山灵似乎也在庇护其生长。诗人认为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孝感动天的结果。连理木的出现,不仅是对孝道的肯定,也是对乡人美德的颂扬。诗人以此诗记录此事,表达了对孝行的敬仰和对民间风俗的采风。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崔孝子

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形式: 古风

晚归

樵风渡溪波荡影,水叶圆圆绿浮荇。

白沙路远云花静,小艇争先野鹤归,竹外依微众山暝。

形式: 古风

摇芳楼

高楼春多风日妍,琐窗璚阑萦素烟。

水晶帘捲香散席,瑶芳吹入琴中弦。

美人手度阳春曲,水意山情断还续。

三山鸾鹤夜飞来,佩环摇曳玲珑玉。

琴声宛转响春空,满楼白月梨花风。

形式: 古风

次韵王止仲见寄并柬郡诸友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岂但儒冠中。

壮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图成功。

枉将空言恣幽讨,徒采众说相芟砻。

全功独取辽城箭,大言谁信扶桑弓。

亦当杀虏白登道,宁复献赋甘泉宫。

英雄不作等閒事,神仙自托浮游踪。

求名未解吐辨舌,养寿莫必生方瞳。

微生自有造化系,皇舆已喜车书通。

按图孰能索神骏,抱璞未易逢良工。

散材遭焚固无用,蟠根为器须先容。

以兹叹息委钝质,匪云隐逸矜高风。

安时从此甘蘋藿,傲世讵敢厌韭葱。

衰荣来往培草木,得失互有怜鸡虫。

庞公到老终食力,栾布贱时曾卖佣。

狂歌每增慷慨意,浊酒一洗芥蒂胸。

学书未必醉乃圣,赋诗何待工为穷。

屡当求益怀故友,独恨作客来新丰。

明珠羞与鱼目混,美玉亦藉山石攻。

仁山道学丽白日,少陵文采明秋虹。

又知席师学清净,可贵衍衲脩真空。

药师老成饱兵学,安石俊健夸文雄。

王家笔法到幼子,高君奇句欺三红。

相思宁问异远近,结交尚赖全始终。

将来大器君辈是,嗟此乱世吾难逢。

明朝束书过湖去,放船鼓舵松陵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