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翠华朝望迥,长门夕思孤。

萤流金殿暝,露下玉阶芜。

昔作鸣阳凤,今为绕树乌。

愁颜空似玉,咳唾不成珠。

宝镜尘将灭,罗裳色渐枯。

泪将寒漏水,夜夜滴空壶。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饱受孤独与忧愁的女子形象。开篇“翠华朝望迥,长门夕思孤”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清晨时分,翠华(帝王出行的仪仗)映衬出女子远眺的孤独身影;而到了夜晚,长门(此处指深宫)中,女子独处的凄凉更加凸显。接下来,“萤流金殿瞑,露下玉阶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暗、荒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寂寞与哀伤。

“昔作鸣阳凤,今为绕树乌”两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女子从前的荣耀与现在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以“鸣阳凤”象征昔日的辉煌,“绕树乌”则象征如今的孤独与悲哀。接着,“愁颜空似玉,咳唾不成珠”更是直抒胸臆,女子的愁容虽美如玉石,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即便是她的一言一行,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再能像珍珠一样珍贵。

“宝镜尘将灭,罗裳色渐枯”描绘了女子生活的环境逐渐衰败,她的美丽与尊严也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消逝。最后,“泪将寒漏水,夜夜滴空壶”以寒水滴空壶的形象,象征着女子的泪水在寂静的夜晚不断流淌,无人倾听,无人理解,只有空荡荡的壶声回应着她的悲苦。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细腻入微的刻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孤独、哀愁与无奈,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9)

赵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通诸经及释、老书。元末,与孙蕡等俱受何真礼遇。入明,闭户读书,不求仕进,屡荐皆辞。坐累逮赴京师,途中卒于南昌。有《临清集》,另有《广中五先生诗》

  • 字:伯贞
  • 号:广中五先生
  • 籍贯:元明间广东番禺
  • 生卒年:?—1389

相关古诗词

步虚词

采采清露英,皎洁玉不如。

元和合真一,饮之极甘腴。

自然生羽翼,何用登云车。

迢迢大汉上,琼台旷清虚。

永从众仙去,天风摇佩琚。

形式: 古风

寓山家留壁

有客来何方,驾言自华胥。

囊中无一物,手把太极书。

象罔为我御,鸿蒙为我徒。

朝观赤城标,夕弄沧海珠。

去来了无碍,所憩即安居。

青山出屋上,修竹当座隅。

好鸟时一鸣,景寂心亦虚。

泛泛巫峡舟,迢迢太行车。

人心自高下,于我良晏如。

形式: 古风

怀仙吟题玉枢经卷后

我昔采药罗浮巅,仙人招我游诸天。

天门洞开三十六,琳宫贝阙相连延。

瑶台百丈空中起,玉女烧香月明里。

天王宴坐拥群真,环佩珊珊满人耳。

中有一人号雷师,庞眉皓首拜玉墀。

奏云侍从五千劫,未闻至论穷玄机。

天王含笑挥玉拂,举手向空如画一。

群真意领寂不宣,但见琪花散空碧。

我时目睹心欣然,万物得失天何言。

乃知至道本无物,岂有文字人间传。

人间所见皆幻影,欲吸晨霞驻清景。

须臾月落仙驭旋,蕊阙瑶台风露冷。

回看阊阖不可攀,白云与我留山间。

倚剑长歌一壶酒,龙吟万壑松声寒。

形式: 古风

南楼对月

夜上南楼看月色,水晶帘卷银河碧。

冰轮倒射沧波寒,对此清光是何夕。

举酒邀月真吾酬,夜长不用秉烛游。

万里凉风满襟袖,洞庭七泽涵清秋。

秋声冷拂珊瑚树,湘娥鼓瑟鲛人语。

试吹玉管遏行云,曲中仿佛霓裳舞。

霓裳舞罢回明珰,北斗已挂西山旁。

但愿清尊长对月,今人古人何足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