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造访友人子朋斋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气息。首联“幽人默相感,冲雨命篮舆”,写诗人与友人心意相通,不顾风雨艰难,乘坐竹篮小车前往。接下来的“树暗城西路,云深水北居”两句,通过描绘环境的幽深和路途的曲折,烘托出友人居所的僻静与远离尘嚣。
“添衣携短褐,共饭洗芳蔬”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简朴生活的画面,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后两联“庭鹤声谁警,潭龙气自嘘”以鹤鸣和潭水的气氛,进一步渲染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生活的超然与自然的和谐。
“对眠清榻冷,立语暮钟疏”描绘了夜晚的静谧,诗人与友人促膝长谈,直到夜深钟声稀疏。最后,“世事堂堂夕,山中梦熟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淡然,以及在山林之中找到的宁静与梦境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