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杜仁杰的《自遣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建设家园的辛勤劳动,虽然没有华丽的景致,但足以补偿辛劳。十年间,他精心种植竹子,却因竹林过于茂密而感到遗憾;一日里,他栽种松树,又觉得树干不够高大。诗人在这片土地上寻求田园生活,希望能拥有二顷之地,同时在梦中追寻更广阔的天地。然而,对于身后之名,他看得很淡,甚至打算将余生的浮沉寄托于浊酒之中。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通过对比竹与松的成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以“浮沉付浊醪”来表达对世事变迁的豁达态度,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