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送春

东城南陌路歧斜。芳草遍藏遮。

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花。惊雪絮,满天涯。

送春赊。问春莫是,忆著东君,自去还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鉴赏

这首《诉衷情令·送春》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和对春去无痕的感慨。开篇"东城南陌路歧斜,芳草遍藏遮"描绘了春天将逝时的景象,东城南陌的小路上,芳草丛生,遮掩了道路,暗示着春色渐行渐远。

"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花"借黄鹂晚来的意象,寓意春天的迟到,同时劝慰人们不必因海棠花的凋零而过于伤感,因为这是自然规律,无可奈何。

"惊雪絮,满天涯"进一步渲染了春去的氛围,飘落的雪花仿佛在告别春天,漫天飞舞,遍布天涯。"送春赊"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不舍,"赊"字形象地写出春天的离去并非瞬间,而是缓慢而持久。

最后两句"问春莫是,忆著东君,自去还家"以拟人手法,询问春天是否是因为想起了创造它的春神东君,才决定自行回家。这既是对春天离去原因的想象,也是词人内心对春天深深眷恋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询问,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深深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近.夏日即事

小园过午,便觉凉生翠柏。

戎葵闲出墙红,萱草静依径绿。

还是去年,浮瓜沈李,追凉故绕池边竹。小筵促。

忽忆杨梅正熟。卞山南畔,画舸笙歌逐。愁凝目。

使君彩笔,佳人锦字,断弦怎续。尽日栏干曲。

形式: 词牌: 诉衷情近

定风波

跨鹤扬州一梦回。东风拂面上平台。

阆苑花前狂覆酒。拍手。东风骑凤却教来。

谪好伯阳丹井畔。官满。平台还见片帆开。

上界虽然官府好。总道。散仙无事好追陪。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金凤钩(其二)送春

雪消闲步花畔。试屈指、早春将半。

樱桃枝上最先到,却恨小梅芳浅。

忽惊拂水双来燕。暗自忆、故人犹远。

一分风雨占春愁,一来又对花肠断。

形式: 词牌: 金凤钩

金凤钩(其一)送春

春辞我向何处。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阑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形式: 词牌: 金凤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