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君击洞阴磬

历历闻金奏,微微下玉京。

为祥家谍久,偏识洞阴名。

澹伫人闻听,铿锵古曲成。

何须百兽舞,自畅九天情。

注目看无见,留心记未精。

云霄如可托,借鹤向层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清晰听到金乐器的声音,缓缓从天宫降临。
长久以来,这吉祥之声被熟知,特别来自那深邃的洞府名谣。
人们静静地聆听,古老乐曲声声铿锵。
无需百兽起舞,这音乐已充分表达九天之上的情感。
专注凝视却无所见,用心倾听却未能尽解。
若能依托云霄飞翔,我愿乘鹤直上九重天城。

注释

历历:清晰可见或听得清楚。
金奏:金色的乐器演奏,可能指宫廷音乐。
玉京:道教中对天宫的称呼,象征着高洁之地。
洞阴:指神秘或隐秘的洞府,可能寓指仙界。
铿锵:形容乐声响亮有力。
九天:古代神话中的天空层次,象征极高之处。
云霄:高空的云层,常用来比喻仙境。
层城:多层的天城,比喻极高的天宫。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范传正的作品,名为《范成君击洞阴磬》。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让我们一一解析。

首句“历历闻金奏”,“历历”形容声音清晰连续,“金奏”指的是金属制成的乐器发出的声响,可能是指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被击打时的声音,给人以明快之感。

紧接着,“微微下玉京”,“微微”形容细雨般轻柔的样子,“玉京”在这里象征着仙境或神圣的地方。诗人用此句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和意境,仿佛天降甘露,洗净尘世。

第三句“为祥家谍久”,“为祥”意味着吉庆之事,“家谍”则是说长时间的留宿或观察。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洞阴磬这个地方长时间的眷恋和观赏,似乎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第四句“偏识洞阴名”,“偏识”即偏爱,“洞阴名”则指的是这处美丽之地的名字。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这个地方似乎有着非凡的魅力。

第五句“澹伫人闻听”,“澹伫”是悠闲自得的样子,“人闻听”则表达了一种静心聆听的状态。这两字交织出一种安详宁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从容。

第六句“铿锵古曲成”,“铿锵”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古曲成”则表达了音乐艺术的完成和传承。这两字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中音乐的美好与经典之感。

接下来的“何须百兽舞,自畅九天情”,“何须”即不需要,“百兽舞”是古代用于祭祀时百兽共舞的情景,“自畅九天情”则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外在修饰就能达到极致境界的艺术感受。这两句通过对比,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不需要繁复的装饰,它本身就是纯粹和高远的。

第八句“注目看无见,留心记未精”,“注目”是集中目光去观察,“看无见”则表示尽管细看却看不出其中奥秘,“留心记未精”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音乐和景致的深刻体验和记忆,虽然难以言传,但内心深处却是留下了印记。

最后两句“云霄如可托,借鹤向层城”,“云霄如可托”形容云彩轻柔漂浮,如同可以托身其上的舒适之物,“借鹤向层城”则是说借助仙鹤飞往那高耸的城堡。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洞阴磬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和对艺术美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7)

范传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真人还旧山

麾盖从仙府,笙歌入旧山。

水流丹灶缺,云起草堂关。

白鹿行为卫,青鸾舞自闲。

种松鳞未立,移石藓仍斑。

望路烟霞外,回舆岩岫间。

岂唯辽海鹤,空叹令威还。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赋得春风扇微和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正月十五夜玩月诗(其一)

风凄城上楼。

形式: 押[尤]韵

正月十五夜玩月诗(其二)

月满庾公楼。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