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种树才拱把,终有佳荫时。

为山始一篑,会见高巍巍。

岂其为学道,而反不如兹。

一言圣所戒,一行圣所持。

其故伊云何,言行乃枢机。

㳙㳙小不塞,江河大难治。

绵绵微不绝,罗网将密施。

分阴亦可惜,陶公实我师。

少壮玩愒过,老大伤已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即事》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种树、筑山、学道等比喻,阐述了修身养性、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首句“种树才拱把,终有佳荫时”以种树起兴,说明事物的成长需要时间与耐心,最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接着“为山始一篑,会见高巍巍”进一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如同堆土成山,虽初时微小,但终能见其高峻。

“岂其为学道,而反不如兹”则提出疑问,为何在学习之道上不如种树、筑山这般自然与坚持?引出下文对言行一致性的探讨。诗人引用“一言圣所戒,一行圣所持”,强调言语与行动应保持一致,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其故伊云何,言行乃枢机”指出言行一致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如同机关枢要,至关重要。接下来“㳙㳙小不塞,江河大难治”运用类比,说明即使小事不注意,也会导致大问题难以解决,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绵绵微不绝,罗网将密施”提醒人们,细小之事不可忽视,否则可能像密布的罗网一样,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最后“分阴亦可惜,陶公实我师”表达了珍惜时间的观点,并以陶渊明为例,作为自己的榜样,告诫人们年轻时不应浪费光阴,否则年老后悔已晚。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教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细节、持之以恒、言行一致,以及珍惜时间,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一)

霁罨林关景物清,轻舆迤逦画中行。

乍湔螺黛峰无坱,忽走银虹壑有声。

红锦一湖迷蝶栩,绿阴十里夹蝉鸣。

玉泉常住高空净,兰若疏钟向我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

拂拂香风鼻观清,寻花问柳几曾行。

爱看䆉稏如油色,已有村农驱雀声。

顾我关心惟岁省,无他纾虑以诗鸣。

轻云散尽寥天迥,顿觉秋光取次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音斋

旷宇徘徊独畅情,耳谋目观两无营。

山如净体无馀净,泉是清音中最清。

竹里数篇依籁读,溪边孤艇破烟撑。

近来稍得愁眉放,露色风光卜顺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玉泉

玉泉此为源,泉源岂即此。

试问所从来,只此一勺水。

玉名玉岂真,泉名玉尤幻。

而我对玉泉,如是幻真玩。

石髓澄堪漱,烟萝绿可扪。

雨后溪流急,山根带涨痕。

暴涨退亦急,垂柳丝馀湿。

惟兹有本泉,终古长潗潗。

潺溪惬静聆,清泚供幽眺。

心与境俱适,何必苏门啸。

趵突声犹状,匡庐匪当对。

垂虹旧传名,吁嗟耳食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