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西安

终南云物送征鞍,回首西京渐渺漫。

驴背小诗吟杜曲,酒边短烛话长安。

百年上策还乡好,万里浮名行路难。

此际故园应忆我,荒鸡残月五更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终南云物送征鞍,回首西京渐渺漫”以终南山的云雾为背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场景,云物仿佛在为他送行,而回头望向西京,那熟悉的景象逐渐变得模糊遥远。这种景象既表达了离别之感,也暗示了前路的未知。

颔联“驴背小诗吟杜曲,酒边短烛话长安”则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深化情感。诗人骑着驴,在前往故乡的路上吟诵着杜甫的诗句,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夜晚饮酒时,短烛映照下,与友人谈论长安往事,这一幕温馨而又略带忧伤,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颈联“百年上策还乡好,万里浮名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与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人生百年的旅程中,回到家乡是明智的选择,而追求远在他方的虚名实则是艰难的路程。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

尾联“此际故园应忆我,荒鸡残月五更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此刻的故乡,应该也在思念着他,而此时正是荒鸡啼鸣、残月高悬的寒冷五更时分,这种景象既凄凉又充满诗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踏上归途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咸阳怀古

鄠杜莺花负好春,武皇遗迹已成陈。

通天台观连云起,莫指阿房独过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岐山

地脉连丰镐,岐阳草木灵。

溪璜荣渭水,石鼓剥周铭。

细柳凝官绿,遥山簇帝青。

栈云西望合,愁问短长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望太白山

形势抗西岳,尊严朝百灵。

雪留秦漠白,山界雍梁青。

鸟道欺三峡,神功怯五丁。

峨眉可横绝,归梦记曾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望栈道作

返照明汧渭,苍苍见益门。

乱峰迎客舞,一水抱沙昏。

峡仄牛羊细,林高虎豹尊。

陈仓须尽醉,今日尚平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