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凤阳奉呈南涧公

行役到淮甸,重经感岁年。

鸡声犹郡郭,草色自人烟。

访古山河在,思亲涕泗悬。

南来愁跨马,北去喜乘船。

便续淮南赋,仍歌□□篇。

山前谁杜甫,槎上或张骞。

祇觉心非石,徒教发变玄。

风依沙寺泊,雨借驿楼眠。

燕社迎沽酒,莺春促换绵。

锦翻花蔼蔼,茵细草芊芊。

饱食王孙饭,寒分贵客毡。

从容酬白昼,出处任苍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到凤阳奉呈南涧公》描绘了诗人行役至淮甸时的情感与所见。首联“行役到淮甸,重经感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再次经过此地触发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颔联“鸡声犹郡郭,草色自人烟”通过鸡鸣和草色,展现了清晨的静谧与人间烟火气。

颈联“访古山河在,思亲涕泗悬”抒发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涕泗横流中寓含着情感的深沉。接下来的诗句“南来愁跨马,北去喜乘船”,通过对比出行方式,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不同心境。

“便续淮南赋,仍歌□□篇”暗示诗人将要创作新的篇章,可能是以淮南为题材,而“山前谁杜甫,槎上或张骞”则借古人杜甫和张骞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文学追求和探索精神。

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和生活,如风沙寺泊、雨夜寄宿、燕莺相伴,以及生活的惬意与简朴。尾联“饱食王孙饭,寒分贵客毡”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而“从容酬白昼,出处任苍天”则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无论身处何处,都从容面对,听凭自然安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旅途的见闻,又有对历史、亲情的怀念,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豁达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南涧公送别之韵

自甘天地一閒人,偶得从游南涧滨。

吟到好风兼细柳,锦囊字字合阳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留别南涧公

几回投笔厌窗鸡,今日云边入马蹄。

欲赴陈王燕平乐,还同李愬入淮西。

羽书烽火三方静,紫塞黄河一路题。

喜得宠行诗句好,船头夜夜烛虹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长淮船

长淮船,淮流不断船连连。

二月三月天不雨,鹁鸪昼啼杨柳烟。

淮东土乾无麦田,淮西鱼贱不论钱。

但祝好风行十日,鱼羹饱饭枕书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泊五河县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

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

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

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