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谯允蹈解青神赴永康学官二首(其一)

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文书堆积、尘土飞扬的地方,我度过了许多时光。
青山本应如旧,但前行的路却难以留住我。
做个小官,宁愿清静孤独,心灵纯净自然身体就健康。
我不怕寒冷,即使手持手杖,也要欣赏那三十六座山峰的寒意。

注释

簿领:繁重的文书工作。
尘埃地:充满尘土的工作环境。
淹回:度过。
岁月阑:漫长的岁月。
应有素:原本的样子。
去路:前行的道路。
肯留难:难以挽留。
吏隐:做官而追求隐逸生活。
宁官冷:宁愿官职清冷。
心清则体胖:心境清静则身体健康。
时拄笏:随时持着手杖。
三十六峰寒:形容山峰高峻且气候寒冷。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别之情和对朋友深厚友谊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这里用“簿领”来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淹回”则是指岁月流转带来的变迁。诗人将尘世和年华相联系,表现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诗人借“青山”来比喻友情深厚,“去路”则是离别之意。“肯留难”表达了不忍心离开的矛盾心理。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吏隐”指的是官职隐藏或不为人知,“宁官冷”则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心清则体胖”是说内心清净就会感到身体轻松愉悦。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诗中用“不嫌时拄笏”来表示对时间的珍惜,不愿虚度年华。而“三十六峰寒”则是描写自然景物,同时也寓意着深远而又冷清的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以及淡泊名利、珍惜时光的心境。

收录诗词(136)

史尧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刘中远侍郎(其一)

神主多艰日,归安九庙中。

忌才终引去,退卧敢论功。

未省真忘世,尝疑数悟空。

欲咨黄发老,几杖合扶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刘中远侍郎(其三)

沄沄绿水边,丈室一萧然。

顾陆留青箬,宗雷老白莲。

研朱看点易,摇麈听谈玄。

忽忽风流尽,长怀晋宋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刘中远侍郎(其二)

精神曾感会,帝念老臣馀。

内阁升严直,褒章赐命书。

同时那得有,回首却成虚。

露电从渠过,吾游自物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刘中远侍郎(其四)

故国馀乔木,萧条今作哀。

舂容思曩昔,怀抱复谁开。

浩劫真难诘,微言不重陪。

未忘吾里在,华表一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