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

去年曾赋蛤蜊篇,旅馆霜高月正圆。

旧舍朋从今好在,新时节物故依然。

栖身未厌泥沙稳,爽口还充鼎俎鲜。

适意四方无不可,若思鲈鲙未应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蛤蜊的诗,在旅馆中,霜降时节,月光皎洁如盘。
老朋友如今仍然健在,新的季节里,旧事物依旧如常。
我满足于栖息在安稳的沙土中,蛤蜊的美味足以增添菜肴的鲜美。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情舒畅,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如果想念鲈鱼片,那就不算真正的贤者了。

注释

赋:写作,创作。
旅馆:住宿的地方。
霜高:霜降时节,天气寒冷。
鼎俎:古代烹饪器具,这里指菜肴。
鲈鲙:鲈鱼片,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当前简单快乐生活的情趣。诗中“去年曾赋蛤蜊篇,旅馆霜高月正圆”表明诗人在外漂泊时也曾写过关于蛤蜊的诗,那时的环境是寒冷的冬天,月亮而圆润。这两句不仅设定了时空背景,也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基调。

“旧舍朋从今好在,新时节物故依然”表达了对旧友和旧事的怀念之情。尽管时间流逝,但旧友旧事仍然留在心中,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栖身未厌泥沙稳,爽口还充鼎俎鲜”则写出了诗人对当前简单生活的满足。在这种平凡而不起眼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十分惬意。这里的“泥沙稳”和“鼎俎鲜”都是对日常食物的描述,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格外有滋味。

最后两句“适意四方无不可,若思鲈鲙未应贤”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无论是哪一种生活状态,只要自己喜欢,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即使是对鱼类(鲈鲙)的思考,也不需要过分追求道德上的“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时的豁达心态,以及他对于简单快乐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谢彦成子侄四人同时登科调官南归

处士好孙子,秘书贤弟兄。

弓旌万里会,兰玉一家荣。

盛事酬先志,清风警后生。

田园何足道,力学是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中观荷花

放棹东南去,正值荷花荣。

玉质不待染,仙香无限清。

朱朱仍白白,脉脉复盈盈。

迢递天风起,谁怜舞态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韩公祠堂

曾持金节抚淮壖,磊落英姿正少年。

万里风鸿看振翼,一时毫素冠凌烟。

新祠更慰舟人望,遗像仍从幕客传。

精爽威容俱不泯,今骑箕尾在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楸花

淡薄已无俗,秋高真出群。

峨峨揭翠藻,漫漫缀红云。

远色天街尽,馀香省户闻。

狂风晓来剧,惆怅落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