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饱经三百载风霜,几见林间古木僵。
修骨蜕龙鳞甲长,繁柯擎凤羽毛苍。
孤高独与风云会,葱茜深藏雨露香。
寄语山灵须爱护,殷勤重赋角弓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劲古朴的图景,通过对古柏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切情感。
“饱经三百载风霜”,开篇即点出古柏历经岁月沧桑,承受了无数风霜的洗礼。这里,“饱”字用得极为精妙,不仅形容时间的长久,也暗示了树木对时间考验的丰富体验。
“几见林间古木僵”,这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这棵柏树与其他古木不同之处。它没有因岁月而枯萎,而是依旧坚韧地屹立在那里。
接下来的“修骨蜕龙鳞甲长,繁柯擎凤羽毛苍”两句,更是对这棵柏树的外观进行了细腻描绘。古柏如同千年蛟龙般雄伟,其坚硬的鳞片和茂密的枝叶皆显示出生命力之强大。
“孤高独与风云会,葱茜深藏雨露香”,诗人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与这棵古柏共同呼吸。这里,“孤高”二字表明了树木与诗人的相似处——都独立、坚守着自己的存在。
最后的“寄语山灵须爱护,殷勤重赋角弓章”,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神(山灵)的呼唤,希望其保护这棵古柏,并且通过不断地赞美它,使得这份生命力永远传承下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古柏为载体,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之美的崇拜。
不详
红紫春来独擅场,销魂人抱送春觞。
少嫌宴席声歌短,晚觉书林气味长。
列座燕毛成二老,一番花事付诸郎。
吾侪到此无他好,莫厌赓酬费锦肠。
初见草生池,俄惊草又衰。
秋山缩鳞甲,寒渚烛须眉。
花露先春信,林存傲岁枝。
新阳已潜动,为报众芳知。
结屋倚岩隈,日高晨露晞。
开门放山入,隐几看云归。
野老披白袷,樵夫穿翠微。
僧居无个事,尽日客来稀。
跨马寻春去,未容春便归。
山浮天际色,云弄水中晖。
绿长千林暗,红无一片飞。
茅茨篱落外,惟有菜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