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行高邮道中二首(其二)

细雪吹仍急,凝云冻未开。

牵閒时掠水,帆饱不依桅。

岸引枮蒲去,天将远树来。

行舟避龙节,处处隐渔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高邮道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云、水、帆、岸、树等自然元素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首联“细雪吹仍急,凝云冻未开”描绘了雪花在风中飞舞,虽然急促却依然轻盈,天空中的云层仿佛被冻结,尚未完全展开。这里运用了“吹”和“开”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雪与云的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颔联“牵閒时掠水,帆饱不依桅”则转向对水面和船只的描写。在悠闲的时刻,船只轻轻掠过水面,而船帆似乎因风力充足而不依附于桅杆,自由飘扬。这一联通过“掠”和“饱”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示了船只与风的关系,以及帆随风动的姿态,充满了动态美。

颈联“岸引枮蒲去,天将远树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岸边的枮蒲(一种水生植物)似乎引领着视线向远处延伸,而天空则仿佛将远方的树木引入画面之中。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引”和“将”两个动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连续性和空间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

尾联“行舟避龙节,处处隐渔隈”则是对行舟活动的描述。行舟在航行时需要避开龙节(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水域标志或障碍),同时,它也常常隐匿在渔民的聚居地附近。这一联通过“避”和“隐”两个动词,既体现了行舟的谨慎与灵活,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日高邮道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收录诗词(73)

党怀英(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雁集句

万里衔芦至,寒空半有无。

踪分沙岸静,声入塞垣孤。

影早冲关月,飞高望海隅。

不知天外侣,何处下平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黄菊集句

九月欲将尽,鲜鲜金作堆。

绕篱残艳密,拥鼻细香来。

五色中偏贵,群花落始开。

可怜陶靖节,共此一倾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金山

我从渡淮涉高邮,雪风连日吹行舟。

维扬地西闯夜色,星月隐见边城楼。

晴光破晓射瓜步,照耀玉宇开琼洲。

冯夷收威浪妥帖,容我一到金山头。

金山胜槩冠吴楚,万础蟠峙江中流。

平生梦寐不到处,乃以王事从私游。

钟山雨花落眼底,海门鹤崖波际浮。

川开林阖望不极,但见远色明轻鸥。

风烟渺漭异吾土,行役有程难久留。

一杯未举帆影转,已看浙树稍旗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赵飞燕写真

昭阳宫里千蛾眉,中有一人轻欲飞。

娣妹夤缘特新宠,六宫铅粉无光辉。

春回太液花如绣,花底轻风扶翠袖。

君恩不许作飞仙,襞积宫裙留浅皱。

君王贪宴温柔乡,木门不省摇仓琅。

避风台成略今古,空使遗妒惊霓裳。

当年倾城复倾国,谁写馀妍入丹碧。

背灯拥髻一潸然,不应尚有樊通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