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和止存

南湖日暮。尽消遍游尘,总宜船橹。

瘴雨飘襟,蛮花侧帽,今日江湖倦旅。

为问渔庄蟹舍,何似马人龙户。听夜雨。

暗潮生,还有婆留射否。

是处深巷畔,碎远春声,点点都昙鼓。

鹤去亭孤,龙移潭冷,望到江莲白羽。

几日竹林游迹,拍遍梅边乐句。

莫苦忆武昌鱼,试脍宋家霜缕。

形式:

鉴赏

这首《喜迁莺·和止存》是晚清诗人沈曾植的作品,他以南湖日暮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词中通过“消遍游尘”、“瘴雨蛮花”等意象,展现出旅途的疲惫与异域风情。词人将渔庄蟹舍与马人龙户相比较,流露出对渔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夜雨”、“暗潮”暗示内心的波澜。

“婆留射”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风俗或娱乐活动,增添了地方色彩。接下来,词人转向了深巷春声和寂静的景色,如“春声”、“昙鼓”、“鹤去亭孤”、“龙移潭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他怀念起竹林中的游历,以及梅花边的欢愉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词人以“莫苦忆武昌鱼,试脍宋家霜缕”作结,借武昌鱼和宋家霜缕(可能是指宋代的美食)来寄托对过往的回味和对美食的怀念,同时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回忆,应尝试享受眼前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43)

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蒋孟蘋得宋刊周密草窗韵语,以密韵榜其楼,索赋词纪之

呼起弁阳叟,还作雅谈无。

野语齐东未问,韵语落西湖。

不向二宗参话,不共四灵通社,佳句锦囊余。

无学亦无病,诗说味同如。我知君,君靳我,卷还渠。

清苕浊霅,无恙仙馆占名区。

也有玉田春水,也有碧山新月,个是竹山庐。

谁是紫霞叟,还倩上彊朱。

形式:

摸鱼儿(其一)晚春词

经几番、雨丝风片,东皇无意留恋。

惜春洒尽情鹃泪,谁道黄莺能劝。劳缱绻。

毕竟是、枝头浓艳难重现。春情太短。

只赚得零星,湿红坠粉,镇日写幽怨。春梦乱。

梦绕画阑千遍。只愁春去无伴。

迟回将酒花前饯,那不使人悽断。东风懒。

和不散,游丝反被游丝罥。仙轺且缓。

待绝代才人,钩心斗角,撰出春归卷。

形式:

摸鱼儿(其二)凌云话别,和胡玉津韵

理征鞭、又将去也,骊歌唱得声破。

别怀枨触浑无俚,况又自伤轗坷。生憾者。

问此去,青山更有谁知我。欲留未可。

且落叶扁舟,联吟拌醉,怅玉津渔火。记倾盖。

正是那时雪堕。岁华还虑虚过。

岚边行榼花间屧,准备嬉游最妥。君恋么。

便风絮,浪萍凄悄荒邮左。明年春娜。

有残月晓风,芦沟杨柳,寻梦正无那。

形式:

摸鱼儿(其三)乙巳春选儿偕玉润田赴都,轮船至南通州失火,儿没于火,予适卧病,惊闻噩耗,既伤逝者,亦行自念也

谈浮云、乘槎东去,风来与火相引。

百年奇劫今一遇,可是数由前定。怕重省。

怪五百、舟人也者般同命。水天暝暝。

何处去招魂,魂兮归否,试向巫阳问。支病枕。

我已忡忡秋损,那堪更耐哀哽。

回思临别丁宁在,总说归期早订。心耿耿。

盼不到,锦还盼到骑鲸信。聪明不幸。

私忏汝他生,贞贞徯福,补今生遗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