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五十六)

有客遗瓠种,树之南山隅。

秋风结佳实,呺然成巨壶。

剖之以为瓢,濩落无所需。

谁将虑大樽,逍遥浮江湖。

物固各有用,在子宜有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五十六)》描绘了一幅朴素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以"有客遗瓠种"起笔,讲述有人赠送葫芦籽,他将其种在南山脚下。秋天,葫芦藤蔓上结出硕大的果实,形状如同巨大的壶。接着,诗人剖开葫芦,发现内部空洞,做成瓢却容量巨大,暗示着看似平常的物品可能蕴含意想不到的用途。

"濩落无所需"进一步强调了葫芦虽然外表普通,但其内在的实用性超越了人们的常规需求。诗人由此联想到"谁将虑大樽,逍遥浮江湖",想象有人会用这大瓢制作成酒樽,在江湖间自由自在地畅游。最后,诗人总结道:"物固各有用,在子宜有图",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用途,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并善用。

整首诗通过葫芦这一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发掘其潜在的价值。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五十七)

养志必忘形,重义乃轻利。

为问贤者谁,曾子昔居卫。

正冠绝尘缨,捉衿露双臂。

曳屣一高歌,商声满天地。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八)

人心匪可测,顷刻忽千变。

明敦玉帛好,中实惨刀剑。

弯弓思愈已,发墨搆深怨。

高山犹可登,浚泉犹可见。

厚貌饰虚情,古今庶为鉴。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九)

众贪必恶廉,众曲斯恶直。

邪正有两途,是非起勍敌。

遁庵伪学名,温国党碑立。

世事每如此,不见奇耦画。

形式: 古风

感寓(其六十)

异端乱人耳,譬彼淫哇同。

圣人不复起,聋俗何由聪。

如何六籍后,纷纷费研攻。

孰知千载下,见此紫阳翁。

挤排振其落,敷阳发其蒙。

斯文天未丧,尚幸斯人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