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雁字

紫塞雁,望南飞。写乌丝。一画破。八分齐。

鹤衔书,鹅换帖,不如伊。征戍客,寄相思。却无题。

荡子妇,夜眠迟。惊回头,仿佛见,那人儿。

形式: 词牌: 三字令

鉴赏

这首《三字令·雁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以简洁的三字句描绘了一幅边塞雁南飞的画面,展现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意。首句“紫塞雁”点出地点与季节,雁阵南飞象征着游子的远行。接着,“写乌丝”、“一画破”、“八分齐”运用书法比喻,形象地写出书信传递的过程,表达了书信传递的情感细腻。

“鹤衔书,鹅换帖”进一步强调了书信的珍贵和传递方式,而“不如伊”则流露出对直接相见的渴望,因为书信再怎么精美,也比不上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接下来,诗人将思念之情转向了远方的征戍客和家中等待的“荡子妇”,“征戍客,寄相思”直抒胸臆,而“却无题”则暗示了情感难以言表的复杂。

最后,“荡子妇,夜眠迟”描绘了妇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景,她惊醒回头,似乎在梦中看到了心上人的身影。“仿佛见,那人儿”以梦境收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表现了两地相思的深深情愁。整首词以雁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离情

长亭回首暮云遮。今夜宿谁家。

马上晓风,渡头残月,催送到天涯。

小眉不画鬓儿斜。镇日背菱花。

记得当时,手斟杯酒,阁泪拨琵琶。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西江月(其一)桂花

金母团成金粟,天妃散乱天花。王孙山里大排衙。

不许兰称王者。分付吴刚休斫,偷香有个虾蟆。

此身已坐广寒家。仰叫素娥飞下。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新嫁娘

月下云翘卸早,灯前罗帐眠迟。今宵犹是女孩儿。

明日居然娘子。小婢偷翻翠被,新郎初试蛾眉。

最怜妆罢见人时。尽道一声恭喜。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三)春恨

燕子不归绣户,画帘空锁斜阳。春风吹梦到池塘。

芳草对人惆怅。杨柳挂愁百尺,杜鹃啼泪千行。

晚来特地倚纱窗。为问落花无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