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三)

王孙犹自给,一顷豆萁田。

今日还相饭,千秋共尔怜。

青门馀地窄,白社旧交偏。

传与儿曹记,无忘汉腊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王孙犹自给”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生活朴素但自给自足的贵族子弟,他拥有的一顷豆萁田,虽然不多,却足以维生。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贵族子弟的同情和敬意,即使在冬至这样的节日里,他们依然相互扶持,共享温饱。

“今日还相饭,千秋共尔怜”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深厚情谊,不仅限于眼前,而是期望这种互助之情能够延续到千秋万代。诗人又提到“青门馀地窄”,暗示了生活环境的狭窄,但“白社旧交偏”则突出了他们友情的珍贵和与众不同。

最后,诗人叮嘱后人“传与儿曹记,无忘汉腊年”,希望后代能记住这个特殊的冬至,不忘这份深厚的友情和互助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助,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蚤发东明禅院同芝儿

钟声破山霭,绳床卷余梦。

雾交猿路迥,泉乱鱼心纵。

断虹方斗日,春禽有剩弄。

灰暖梯水田,树广贫居栋。

世乱才息心,何免泉石讽。

形式: 古风

三月十九日闻杜鹃

江村漠漠竹枝雨,杜鹃上下声音苦。

此鸟年年向寒食,何独今闻摧肺腑。

昔人云是古帝魂,再拜不敢忘旧主。

前年三月十九日,山岳崩颓哀下土。

杂花生树莺又飞,逆首依然逋膏斧。

燕山模糊吹蒿薤,江表熙怡卧钟鼓。

太王蓄意及圣昌,奥窔通诚各追数。

金马封事石渠书,怨毒犹然在门户。

静听呜咽若有谓,懦夫不难安寠薮。

何不疾呼自庙堂,徒令涕泣沾草莽。

形式: 古风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其一)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形式: 五言律诗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其二)

人传星陨日,正是月亏时。

流水秦淮咽,黄花篱落衰。

编文后死责,税服礼经疑。

泪入三泉下,寒风莫浪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