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李太守赴召回京》由明代诗人朱升所作,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对李太守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政治情怀。
首句“昌黎诗文送陆守,千载之后验于君”以典故开篇,借韩愈(昌黎先生)的诗文来表达对李太守的敬意,预示着其德行将被后世铭记。接着“下车期月民正喜,赴召顷刻留无应”,描绘了李太守上任后一个月内,百姓欢欣鼓舞的情景,以及他接到召回朝廷的命令时,却未能及时响应的无奈,体现了官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朝廷召唤的尊重。
“五月梅溽山雾暗,六马启道晨光新”两句,以自然景象衬托出送别的氛围,五月梅雨季节,山间雾气弥漫,象征离别的愁绪;而六马启程,晨光初现,则寓意着希望与光明。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五”与“六”的对应,既符合时节特点,又增添了诗意。
“作霖大慰天下望,回头还念新安民”则表达了对李太守政绩的肯定与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作霖,比喻他的施政如同甘霖,滋润了百姓的心田,满足了天下的期望。同时,即使即将离开,他仍不忘回顾新安的百姓,显示出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李太守形象的正面刻画,展现了明代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