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杂题四首(其四)

西窗日过中,饥坐生眼花。

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

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

乃知雨漏壁,未愧锥画沙。

俄报豆饭熟,投笔喜莫涯。

呼童拾涧薪,试我家山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夕阳斜照西窗时,我空腹坐着看东西都花了眼。
拿起笔尝试写首小诗,墨水干涩导致字迹歪斜。
片刻间,纸上已满是字迹,犹如飞翔的乌鸦般轻盈。
虽然没有古人的章法,但我的风格简单质朴自成一派。
这才明白,即使墙壁漏水也能写出如锥划沙般的文字。
不久有人报告说豆饭煮熟了,我欣喜若狂。
唤来童子捡拾山涧的柴火,我要试试自家山上的茶叶。

注释

西窗:西边的窗户。
饥坐:饥饿时坐着。
眼花:视力模糊。
援笔:拿起笔。
墨燥:墨水干燥。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古人法:古人的写作技巧。
简拙:简单而笨拙。
雨漏壁:比喻文字虽少但有力。
锥画沙:用锥尖在沙上写字,形容文字工整。
豆饭熟:煮熟的豆子做的饭。
投笔:放下笔。
涧薪:山涧中的柴火。
山茶:山上的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斋中的日常生活情景。首句"西窗日过中",点明时间已近中午,阳光透过西窗洒进屋内。"饥坐生眼花",形象地写出诗人因饥饿而眼神恍惚的状态。接着,他拿起笔尝试写诗,"援笔课小诗",但因墨干字歪斜,显示出他的专注与努力。

"须臾忽满纸",形容他片刻间就写满了诗篇,字迹犹如风中的乌鸦般纷飞。诗人自谦没有古人之法,却强调自己的风格独特,"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展现出他的自信和对自我艺术追求的认可。他认为自己的创作虽然朴素,但仍有价值,如同雨漏墙壁虽糙,但也能显现出独特的艺术痕迹。

最后,得知豆饭已熟,诗人欣喜无比,"投笔喜莫涯",放下笔,准备享受美食。他还吩咐童子去涧边拾柴,煮自家山茶,生活情趣盎然。整首诗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斋中杂题四首(其三)

书生每苦饥,得饭已可贺。

黄齑三百瓮,自是天所破。

有时尚不继,得米无暇簸。

昨者雪塞门,烟绝但僵卧。

虽云迫沟壑,老学不敢惰。

夜分唤邻翁,我歌尔当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一)

湖水日益长,柳色日益深。

好鸟西山来,飞鸣过前林。

年华挽不留,陈迹旷难寻。

花开少共赏,酒熟惟孤斟。

王谢今编氓,曲水空山阴。

一樽欲吊古,已矣予何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二)

屯云失南山,三日吹细雨。

岁月不贷人,蛙声遽如许。

一年复一年,老至不可禦。

下湿病在脾,馀息仅如缕。

枯皮裹瘦骨,半属松下土。

屋坏要当颠,安能强撑拄。

形式: 古风

汉斋中夜坐有感

荒山为城溪作壕,风鼓巨木声翻涛。

鸱枭乘屋弹不去,狐狸欺人怒竖毛。

雨来红鹤更可恶,争巢一似婴儿号。

城孤屋老草木茂,正坐人少此辈豪。

急呼五百具畚锸,欲掀窟穴穷腥臊。

忽然语罢却自笑,残年何至与汝鏖。

浣花江色绿如黛,春波滟滟浮轻舠。

行当系缆柳阴下,仰听莺语倾香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