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其二)

休道寻山山未深,冰崖木佛共萧森。

寒钟不到疏林外,幽月空劳碧涧浔。

狱沉顽铁还馀气,爨后枯桐欲绝音。

珍重故人相惜意,尺书真不数双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休道寻山山未深,冰崖木佛共萧森”,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山中景致的独到见解。冰崖与木佛并存,虽未深入山腹,却已感受到山的深邃与庄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冰崖的冷峻与木佛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共同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寒钟不到疏林外,幽月空劳碧涧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寒钟之声似乎并未传至疏林之外,而幽幽的月光却在碧绿的山涧边徒劳地照耀。这两句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月光与山风在无声地对话。

颈联“狱沉顽铁还馀气,爨后枯桐欲绝音”,则将目光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顽铁虽沉于狱中,但依然保留着其特有的力量与温度;枯桐在经过炊烟之后,似乎也想要发出最后的声音。这两句诗借物喻人,暗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散发光芒的精神的赞美。

尾联“珍重故人相惜意,尺书真不数双金”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珍视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一封简短的书信胜过千金之重。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精神财富超越物质价值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深处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阿字至

?毵双袖碧天遐,路滑霜寒日未斜。

荒冢觅穷闻鹤语,残毡啮尽摘松花。

匡山云月应无别,辽海风涛漫独嗟。

知子远来非有意,久拚吾骨掷龙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栖贤和尚见寄韵

鈯斧东来话近因,寸缄未达共沾巾。

艰难菽水愁孤钵,潦倒风沙泣罪人。

入夜笳声传雁塞,何年斗气合龙津。

乡关逾远师颜老,橹断遥知梦又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丙申生日二首(其一)

何如四十六年前,莫遣双眸见大千。

随地不辞萦世难,到边犹自愧风烟。

衰颜畏入南天梦,冷骨无烦古佛怜。

抖擞尚馀空布袋,逢人但乞一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丙申生日二首(其二)

每当此日雪风侵,罗岳匡庐泪又深。

瀑水倾残初夜梦,梅花撩乱十年心。

门庭淡薄空多愧,天地高寒只独吟。

安得石梁添屐齿,共拈一瓣礼孤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