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赠郑将军之铜江》组诗的第三首,通过对郑将军出征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英勇豪迈的战争氛围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句“白羽如林汉主分”,以“白羽”象征郑将军麾下的士兵,如同林立的箭矢,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整齐与威严。这里的“汉主”借指郑将军,暗示他如同古代汉朝的英雄一般,拥有统帅千军万马的能力。“分”字则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排列有序,准备出征的场景。
次句“万山遥护长官军”,进一步渲染了出征的壮阔场面。在群山的映衬下,郑将军的军队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仿佛被万座山峰护卫着,预示着他们将踏上一段充满挑战和荣耀的征程。
“大铜江上门生笛”,这一句通过“大铜江”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辽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浩瀚的江面上,悠扬的笛声回荡,增添了几分悲壮与浪漫。笛声不仅传达了将士们的离别之情,也象征着他们即将面对的未知与挑战。
最后一句“不是南征不可闻”,则表达了对郑将军此次南征的期待与祝福。这句话既是对郑将军英勇出征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够平安归来的一种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郑将军出征前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