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坚汉臣二子

经春日日卧空庐,门巷萧条长者车。

一卷时看王湛《易》,数行慵寄子公书。

风光少得如人意,颜面从教与世疏。

闻健不来花下醉,明年花发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所作的《寄仲坚汉臣二子》。诗中表达了诗人春天闲居空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首句“经春日日卧空庐”描绘了诗人度过漫长春日,每日无所事事,只能在空寂的房舍中度日。接下来的“门巷萧条长者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暗示邻里间的交往稀少。

诗人通过阅读王湛的《易》来打发时间,显示出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子公的思念,但又因懒散而不愿频繁通信。“数行慵寄子公书”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友情的渴望。

“风光少得如人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美景的不满,觉得它未能满足自己的心情。他选择保持与世隔绝的态度,“颜面从教与世疏”,宁愿独处,不迎合世俗。

最后两句“闻健不来花下醉,明年花发定何如”以花为引,感慨时光流逝,健康未知,期待着来年花开时,如果朋友依然健在,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淡泊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送杨国瑞西行兼简仲宣生

悲哉秋气,觉天高气爽,淡然寥泬。

行李悤悤人欲去,一夜征鞍催发。

落叶长安,雁飞汾水,怕见河梁别。

中年多感,离歌休唱新阕。

暮雨也解留人,檐声未断,窗外还骚屑。

满眼清愁吹不散,莫倚心肠如铁。

面目沧浪,齿牙摇落,鬓发三分白。

故人相问,请君还为渠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次韵答彦衡

无堪老懒,喜春来蔬笋,劝加餐食。

底事东君留不住,忙似人閒行客。

忧喜相寻,利名羁绊,心自无休息。

不如閒早,付他妻子耕织。

门外柳弄金丝,落花飞不起,东风无力。

浊酒一杯谁送我,欢意都非畴昔。

致主无心,苍颜白发,敢更希前席。

功名蛮触,何须千里追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和答卫生袭之

道人活计,本清虚挂壁,素琴而已。

底事中心尝悁悁,不足一人之毁。

人果何尤,天无可怨,政欲求诸己。

愧生于内,赧然其颡流泚。

圣道不远于人,步趋进退,谁复能违此。

好把藩篱多剖却,看取成蹊桃李。

笃敬忠诚,尚行蛮貊,岂不行州里。

三薰三沐,为君准拟沈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月上海棠

住山活计宜閒早。身世沧溟一沤小。

日月两跳丸,迭送人閒昏晓。

朱颜换,风雪俄惊岁杪。敝衣旋补荷盈沼。

算骑鹤扬州古今少。休苦似吴蚕,刚把此身缠绕。

君知否,我自无心可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