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三君祠

三君祠外啼鹧鸪,三君祠前路盘纡。

妇孺瞻仰官长拜,千秋俎豆虞韩苏。

昔日天涯叹沦落,天遣先生为木铎。

不教廊庙展经纶,却向蛮荒兴礼乐。

党祸无人鉴覆车,石工姓字不忍书。

汉庭指佞无屈轶,岭海尊贤有鳄鱼。

致君尧舜古难必,蛾眉谣诼偏多嫉。

百年荣瘁总成尘,一片浮云能蔽日。

当时行迹没苔钱,此日崇祠锁暮烟。

应羡山堂阮太傅,圣朝际遇胜前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文嘉的《谒三君祠》描绘了对三位先贤祠堂的景致和感慨。首句“三君祠外啼鹧鸪”,以鹧鸪的啼声渲染出祠堂的静谧与历史感,暗示着哀思与敬仰之情。祠堂道路曲折,“路盘纡”寓言了先贤们的坎坷人生道路。

“妇孺瞻仰官长拜”,展现了后人对他们的尊敬,无论老少都前来祭拜,显示出他们深远的影响。“千秋俎豆虞韩苏”,提到的虞、韩、苏三人,可能是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被长久地供奉。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先贤们在逆境中仍坚守道义的赞赏,“昔日天涯叹沦落,天遣先生为木铎”,比喻他们像木铎(古代传令之物)一样,传播真理,唤醒人心。他们虽未能在朝廷施展抱负,却在偏远之地传播了文化和教化。

“党祸无人鉴覆车”暗指历史上的政治纷争,而“石工姓字不忍书”则表达了对那些因直言而遭贬谪者的同情。然而,他们依然得到了岭海之地人们的尊崇,如同“汉庭指佞无屈轶,岭海尊贤有鳄鱼”。

“致君尧舜古难必”感叹实现理想社会的不易,而“蛾眉谣诼偏多嫉”则揭示了贤者常遭嫉妒的现实。尽管如此,他们的功绩终将化为尘土,但“一片浮云能蔽日”,象征着他们的光芒并未完全被遮掩。

最后,诗人感慨祠堂的荒凉,“当时行迹没苔钱”,与今日的崇祠形成对比,表达对阮太傅一类圣贤在圣朝际遇超越前贤的羡慕。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对三位先贤的敬仰与缅怀跃然纸上。

收录诗词(15)

刘文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板桥垂钓

红桥几曲照湖明,十顷琉璃镜样平。

香饵不施竿在手,悠然物我两忘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大雪送式三弟沙市归省用东坡郑州别子由韵

别酒欲倾愁兀兀,客子听鸡待月发。

陟屺无辞行路难,肯使倚闾悲寂寞。

咫尺天涯言笑隔,行迹旋看雪花没。

严冬于役愁衣薄,舟楫马蹄销岁月。

行人嗟叹农人乐,雨雪载涂寒恻恻。

从来志士耻温饱,转眼百年易悠忽。

起登高阁望归人,人去江空景萧瑟。

莫因惜别惨离颜,早去娱亲供子职。

形式: 古风

村居大雪

雪拥柴门未扫除,朝来更值爨烟虚。

且拈冻管亲冰砚,学写平原乞米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村居杂兴

万方正多难,玄黄战未已。

长安不易居,鹿车返田里。

廉吏子孙贫,家风旧如是。

茅檐三五椽,门前一泓水。

烟树拥柴扉,清旷颇可喜。

良人素乐道,固穷孙叔子。

儿童习礼让,诸弟事经史。

夜绩与晨炊,同心有妯娌。

菜根风露香,真味土膏美。

布衣足温暖,适体胜纨绮。

寒夜一樽酒,家酿甘且旨。

长物有琴书,意境无尘滓。

倦鸟暮投林,于焉知所止。

穷乡人迹远,当可免倾否。

晴窗释砚冰,兴来书一纸。

缄札报吾儿,无劳歌陟屺。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