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次君倚舍人寄题惠山翠麓亭韵

余爱兹山昔屡游,回环气象冷清幽。

茂林滃郁叠苍翠,宴坐潇洒风飕飗。

密甃积藓迸泉眼,飞翚比翼参云头。

径边谁开青步障,客来共泛紫玉瓯。

每思乘兴可独往,尘缨未濯莫我留。

胜处尽至心未厌,健步历览势挟辀。

平生趣向与时背,泉石夙志略已酬。

兹山独以泉品贵,乃得嘉名传九州。

譬人其中贵有物,源深混混难穷搜。

支公此去久愈爱,自我佳句忘百忧。

忽蒙远寄煮岩壑,而我方欲千里求。

愿公早见疑蛇解,急诏当应易剡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焦千之所作的《谨次君倚舍人寄题惠山翠麓亭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山翠麓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首联“余爱兹山昔屡游,回环气象冷清幽”,诗人回忆起多次游览此山的经历,山中环境清幽,回环曲折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茂林滃郁叠苍翠,宴坐潇洒风飕飗”描绘了茂密树林的苍翠与清风拂面的惬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氛围。

“密甃积藓迸泉眼,飞翚比翼参云头”两句,通过“密甃”、“积藓”、“迸泉眼”、“飞翚”等意象,展现了山间泉水从石缝中涌出,飞檐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而“径边谁开青步障,客来共泛紫玉瓯”则描绘了山径旁设置的绿色屏障,以及客人在紫色玉碗中品尝茶水的情景,增添了生活情趣。

“每思乘兴可独往,尘缨未濯莫我留”表达了诗人渴望独自前往山中,远离尘世烦恼的心愿。“胜处尽至心未厌,健步历览势挟辀”则说明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并未减退,即使行走艰难也乐在其中。

“平生趣向与时背,泉石夙志略已酬”表明诗人的人生追求与时代背道而驰,但对山水的热爱已经得到了满足。“兹山独以泉品贵,乃得嘉名传九州”赞美了惠山以其独特的泉水品质而闻名遐迩,其名声传遍了整个中国。

最后,“譬人其中贵有物,源深混混难穷搜”将人与山进行类比,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如同深源的泉水难以穷尽。“支公此去久愈爱,自我佳句忘百忧”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去的不舍,以及自己通过创作佳句而忘却忧愁的心情。“忽蒙远寄煮岩壑,而我方欲千里求”描述了收到远方友人寄来的礼物后,诗人内心激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继续探索远方的愿望。“愿公早见疑蛇解,急诏当应易剡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早日解决困扰,同时表达了自己愿意帮助友人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翠麓亭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人生追求以及内在品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焦千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秀峰轩

可怜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轩对此山。

云拥秀峰来户外,烟和浓翠入窗间。

回环似觉天形曲,登眺应疑地势悭。

他景纵能穷目力,争如疏静养疏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听松轩

山头未吐三更月,枕上惟间万窍风。

疑是怒涛声不敢,夜深飞雨过寒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砚池

萧公事迹久尘泥,独有当年洗砚池。

世俗所传应彷佛,僧人独得耿颓隳。

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

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文君宅

曾是文君宅,幽深镇翠岑。

涧松迷白鹤,溪石隐黄金。

丹灶今犹在,箫台尚可寻。

予来不能厌,谁共听泉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