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暮》由宋代诗人方岳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无三日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春日的易逝,暗示着时光的匆匆和自然界的变换无常。接下来,“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两句,通过对比“坐隔海棠醉”与“未曾逐杨花行”,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寂寥的春末景象:绿树浓荫迅速覆盖大地,黄鸟在空中飞翔却显得格外寂静无声。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想要创作一首送别之诗,却发现这样的一个春天,无论怎样描述都难以完全捕捉其精髓。这不仅是对春天的留恋,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难以言表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