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和吴仲举通判见赠》。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与自省。
首联“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以“羽书飞”象征战事紧急,而“独鹤归辽”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仿佛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白鹤,飞向遥远的北方,暗含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向往。
颔联“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揭示了家族历史的变迁与社会风俗的传承。三纪,即三十年,这里指时间的流逝,家声几泯泯,意味着家族名声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淡去;而重来民俗尚依依,则表明尽管时间久远,但当地的传统习俗仍然保存下来,给人以温暖与归属感。
颈联“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的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山林愿望未能实现的遗憾。脱身负担,意为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与困扰;屏迹山林,即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点明了诗人对于得到贤者的帮助而完成承诺的感激,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先辈事业感到惭愧。主诺已繄,意为已经完成了承诺;贤者助,指的是得到了智者的帮助;第承先业,意为只是继承了前人的事业;愧才非,表达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家族历史、社会变迁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