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词四首(其二)

千载姑苏送客时。金昌亭畔柳如丝。

于今一树无人种,怕与春风管别离。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送别的情景,以杨柳为载体,抒发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千载姑苏送客时”,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时间,姑苏,即苏州,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送别场景在此地尤为常见。千载,形容时间之久远,暗示送别之事并非首次发生,而是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的场景。

“金昌亭畔柳如丝”,接着描述了送别时的环境。金昌亭,可能是特定的送别地点,柳如丝则形象地描绘了杨柳轻柔的姿态,仿佛是离别时的柔情与不舍。此处的“如丝”不仅形容了柳条的细软,也暗含了情感的绵延不绝。

“于今一树无人种”,转折处,诗人将视角从具体的送别场景转向了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一树无人种,意味着杨柳的种植不再是为了特定的送别仪式,而是自然生长,象征着送别文化或特定情境的逐渐淡出。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观察,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怕与春风管别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忧虑。春风,常被赋予新生与希望的寓意,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成了离别的见证者。怕与春风管别离,既是对离别时刻的恐惧,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哀愁,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柳枝词四首(其三)

白马金羁人未回。翠条仍自挂妆台。

黄鹂莫作藏身处,一入丝中遣不开。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杨柳枝词四首(其四)

巫峡巫山锦树春。垂杨垂柳著行新。

东风不是贪飞絮,为觅天涯未见人。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采莲曲三首(其一)

怀人朝把紫笺裁。暂向荷花锁黛开。

正是妾心愁剧处,鸳鸯两两莫教来。

形式: 词牌: 采莲子

采莲曲三首(其二)

团扇遥将明月裁。莲舟掩映一花开。

风前羞杀芙蓉色,莫是阳云感梦来。

形式: 词牌: 采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