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镇闽王庙

钓龙台临江水隅,上有玉殿祠亡诸。

闽地称王因禹后,汉朝封国在秦馀。

潮喧鼓吹来沧海,云拂旌旗拥碧虚。

自古神明归正直,双蛇出没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钓龙台坐落在江边的角落,那里有一座玉殿供奉着已故的神灵。
福建之地因禹的后代而被称为王地,汉朝时期曾作为封国,遗留至今。
潮水喧闹,伴随着鼓乐从大海涌来,云彩缭绕,旗帜飘扬在碧空之上。
自古以来,神明总是归于公正,两条蛇的出现预示着什么呢?

注释

钓龙台:古代建筑名。
临:靠近。
江水隅:江边的角落。
玉殿:华丽的殿堂。
祠亡诸:供奉已故的神灵。
闽地:指福建省。
称王:自称为王。
禹后:大禹的后代。
汉朝封国:汉代的封地。
秦馀:秦朝之后。
潮喧:潮水喧闹。
鼓吹:乐队演奏。
沧海:大海。
云拂:云彩轻轻掠过。
旌旗:旗帜。
碧虚:青天。
神明:神祇。
归正直:回归公正。
双蛇:两条神秘的蛇。
出没:出现或消失。
定何如:将会怎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谒镇闽王庙》描绘了一处历史遗迹——钓龙台,它坐落在江边,旁边矗立着一座供奉亡者的玉殿。据传,这个地方因为是闽地的王者后裔,与大禹有着渊源,而曾被汉朝封为国。诗人提及的“秦馀”可能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悠久,历经秦汉变迁。

潮水喧嚣中,伴随着鼓吹乐声,仿佛来自遥远的沧海,云雾缭绕中,旌旗飘扬,显得庄重而神秘。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认为自古以来,真正的神明总是庇佑正直之人。最后,他以双蛇出没的传说收尾,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神话的遐想,寓意着这里的神秘力量和历史故事。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景物和传说,展现了对闽王庙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画史

子敬因成駮,曹兴偶画蝇。

初非有意作,竟以绝伦称。

铸错吾何恨,求全古所惩。

中年思烂熟,巧力不须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寄山村仇公

山村老子知何似,想见庞眉鹤骨清。

千里相望劳远梦,六年不见耿深情。

云归山翠沾衣湿,雨过湖光照眼明。

最是湖山图画里,输公吟啸了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山周公挽章(其一)

才力千钧弩,襟期百尺楼。

吾生能几见,异世有同流。

起起悲前梦,堂堂閟一丘。

哀荣动州里,外此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溪上晚眺

望逐飞云去,天低落景黄。

江湖流不尽,宇宙事何长。

帆影行空阔,渔歌出莽苍。

沙平秋草远,鸥鹭未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