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
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
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
梦回禅榻悄,月午听龙吟。
这首诗名为《金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汝燧。诗中通过对金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意境。"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形象地表达了金山如玉般洁白,又因传说中的财富而得名。"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描绘了山中有寺,江中矗立双塔的壮观景象,富有佛教气息。
"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写出了金山地理位置的重要,位于淮河与浙江的交汇处,四周风烟迷蒙,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梦回禅榻悄,月午听龙吟",以梦境和禅意收尾,暗示了夜晚静谧时分,人们在禅床上冥想,仿佛能听到龙的吟啸,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金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禅宗氛围。
不详
双桂相传久,百年殊未衰。
树联铺叶密,根老著花迟。
葩坠黏诗笔,香浓透酒卮。
月中但孤影,安得两交枝。
午窗方睡起,信步过东畦。
穴徙蚁知雨,巢穿燕补泥。
路坍连草没,果重压枝低。
村妇抱儿子,笼边教唤鸡。
数点绿杨风,春光是处同。
蜂喧搜蕊瘠,鸟闹聒山聋。
联句逢诗友,寻僧问牧童。
家家办农具,准拟试新工。
秋风动梧井,无顿许多凉。
夜静滩喧枕,窗开月到床。
道心便冷淡,世事莫思量。
只被浇花累,朝朝却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