鳆鱼

君不见二牢山下狮子峰,海波万里家鱼龙。

金鸡一唱火轮出,晓色下瞰扶桑宫。

槲林叶老霜风急,雪浪如山半空立。

贝阙轩腾水伯居,琼瑰喷薄鲛人泣。

长镵白柄光芒寒,一苇去横烟雾间。

峰峦百叠破螺甲,宫室四面开蚝山。

碎身粉骨成何事,口腹之珍乃吾祟。

郡曹受赏虽一言,国史收痂岂非罪。

筠篮一一千里来,百金一笑收羹材。

色新欲透玛瑙碗,味胜可挹葡萄醅。

饮客醉颊浮春红,金盘旋觉放箸空。

齿牙寒光漱明月,胸臆秀气喷长虹。

平生浪说江瑶柱,大嚼从今不论数。

我老安能汗漫游,买船欲访渔郎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鳆鱼》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鳆鱼这一独特食材的赞美与向往。

诗中以“二牢山下狮子峰”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随后描绘了海波万里的辽阔景象,以及金鸡报晓、火轮初升的晨曦美景。接着,诗人转向对鳆鱼生长环境的描述,用“槲林叶老霜风急,雪浪如山半空立”勾勒出一幅冷峻而壮观的画面,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贝阙、水伯、鲛人等神话元素,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进一步,诗人通过“长镵白柄光芒寒,一苇去横烟雾间”等句,展现了捕鱼者的勇敢与智慧,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后,对鳆鱼的形态、生长环境及价值进行了详细描绘,强调其珍贵与美味,同时也触及了对过度捕捞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反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亲自体验这种生活机会的渴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美食的热爱,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综上所述,《鳆鱼》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佳作,通过对鳆鱼这一特定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79)

刘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 生卒年:约1144—1180

相关古诗词

楼前曲

楼前山色秋横碧,楼下水光秋漫白。

眼看对此千里愁,楼下长歌古离别。

萧萧郎马何时归,雁奴去作斜行飞。

灞桥过客夕阳远,渭城行人朝雨微。

玉凄花冷令人瘦,日暮倚楼双翠袖。

蕙炷犹残鸂鶒香,曲尘半著鸳鸯绣。

五云飞过芙蓉城,洞天冷落云间笙。

妾身有愿化春草,伴君长亭仍短亭。

形式: 古风

题十眉图

宝箱拂尘金?钺,周昉丹青见真笔。

春风曾忆赋妖娆,人共画图成十一。

烛奴香底花光凝,铮铮铁响闻三更。

车声雷动不通语,眼态波横空送情。

蛮云盘鹤辽天阔,犀玉依依对书札。

人生何处不相逢,还醉武陵溪上月。

形式: 古风

云中君图

衣若新沐兰汤薰,灵巫拜舞方迎神。

恍然相见帝者服,九歌昔咏云中君。

画史亦可人,妙入造化域。

羽衣玉尘美且閒,此意不知何处得。

空明倏忽纷溟濛,胡为眷眷临寿宫。

飘然来下复远举,想像决去随飞龙。

祠空人散秋萧瑟,落日猿声唤秋色。

湘天极目青茫茫,凭高一望无南北。

形式: 古风

楚山清晓图

山娟娟,江茫茫,缘山林木老已苍。

穿林细路萦羊肠,汀洲人家兰杜香。

两山秀出江中央,宛如双剑森锋铓。

层峦架空化宝坊,塔波突兀一气傍。

鸡声喔喔林鸟翔,顾瞻曙色开东方。

清风宿雾方苍凉,兜罗绵网淡平野,紫磨金饼暾浮桑。

橹声才动欲离岸,钟韵已残犹殷床。

当年有米维楚狂,生子亦复肖阿章。

想从乃翁住朝阳,收拾山绿餐湖光。

膝前翰墨观琳琅,此图戏出遂擅场。

彼众史者何敢当,不然安得牙签犀轴古锦囊,赏览一朝蒙古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