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着屐登山客,历尽云霞天壁。
屐痕犹在白云中,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
春来秋去成尘迹,一代风流歇。
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
这首明代朱谏的《梁州令·谢公岭》描绘了一位登山者独自穿屐游历的画面。首句“着屐登山客”以简洁的动作描写,展现出人物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接着,“历尽云霞天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高远。
“屐痕犹在白云中”一句,通过“屐痕”和“白云”,传递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仿佛那登山者的足迹被岁月沉淀,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则强调了此地的幽僻与孤独,即使留下足迹,也难以被人察觉,增添了神秘感。
“春来秋去成尘迹,一代风流歇”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感慨,昔日的风流人物已随季节更迭化为尘土,令人感叹世事无常。“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以夕阳余晖和连绵的翠绿松林收束全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背景,借景抒怀,寓言人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不详
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绕屋重重绿。
人在绿阴深处宿,午风枕簟凉如沐。
树底辘轳声断续,短梦惊回,石鼎茶方熟。
笑对碧山歌一曲,红尘不到人间屋。
露湿春莎,草生芳甸,渔舟迤逦依山转。
斜阳明灭照村墟,绿槐深护幽人院。
小栅鸣鸡,古梁巢燕,柴门不锁蓬蒿遍。
问渠莫是武陵源,一溪流水桃花乱。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
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
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远山低、半留残雪,望中清景殊绝。
寒云渐逐西风散,村落午烟摇曳。行路客。
被簿领沈迷,又度隆寒月。
岁尽阳回,何日是春来,早梅花萼,看透几分白。
忆江左,多少关河分隔。异乡空望明月。
衡阳飞雁都回矣,欲寄音书那得。情如结。
更断酒抛诗,幽恨凭谁说。
霜髯雪鬓,不奈老年华,禾畦麦垄,觅取旧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