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闻蝉

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

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

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已觉金凤换。

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惯听凄婉。

况值潘郎秋易老,休忆旧家庭院。

不受风尘,恰宜疏放,何事常拘管。

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闻蝉》由清代诗人邹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蝉鸣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绪。

开篇“关心恁处”,以一种关切之情引入,随后“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略显忧郁的氛围中,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四周,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接下来,“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蝉鸣的急促与嘹亮,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愁绪,声音穿透云层,直达天际,引人深思。

“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已觉金凤换”三句,描绘了蝉鸣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金凤换(指秋天的来临)的季节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蝉的怜悯之情,仿佛它那细弱的鬓发,如同空冷的玉台上的钗燕,充满了孤独与哀愁。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惯听凄婉”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空间联系起来,无论是江南还是渭北,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听到这凄婉的蝉鸣,唤起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况值潘郎秋易老,休忆旧家庭院”两句,借用了潘岳(字安仁,又称潘郎)早逝的典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韶华易逝的无奈与哀叹,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勿再回忆往昔的庭院生活。

最后,“不受风尘,恰宜疏放,何事常拘管”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以草虫的叫声作为结尾,与蝉鸣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夜晚景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4)

邹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貂裘换酒.自题小象

君貌平平尔。胡为乎、牢骚满腹,揶揄一世。

多恐功名无福相,耽误半生狐矢。

论天意,原非如此。

昨日偶然翻邸报,坐苞苴,毕竟千金子。

聊伴食,今之士。为农为贾良非是。

莫因他,饥驱势泊,变生别计。

如许二辞能了愿,赢得人呼狂士。

便富贵、干卿何事。

屠狗卖浆称密友,十余年,挈阔成生死。

常北望,愁云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望海潮.题来青阁

暖风迟日,五侯池馆,帽檐欹侧频游。

金雀翠鬟,文犀斜领,一行齐上帘钩。著处总温柔。

记乌丝醉染,嘱咐亲收。

屈指重来,今生不拟负风流。十年空敞貂裘。

早高梧叶落,只索归休。

蛛网罥檐,燕泥涴座,更谁同倚妆楼。暝色不胜愁。

叹篆香心字,灰冷难留。

试觅题笺,泪痕还染佩囊不。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尤]韵

倪高士祠梅花

俎豆于今且复然,几经沧海变桑田。

世间那识云林笔,当日还书至正年。

曲涧低围连圃后,小池新凿在门前。

梦中蝴蝶梅花下,清閟高人长夜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田家

小桡风渡日西时,士室相邀敢后期。

亦自有家容我宿,岂缘无米寄人炊。

秀眉稚子知难字,折臂村翁爱夜棋。

同是农桑劳悴客,一宵判与醉中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