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飘信可哀。

何处好山时梦到,一声清磬每惊回。

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

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首联“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飘信可哀”中,“神清骨冷”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高洁与超然,“何由俗”则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感;“凤泊鸾飘”比喻人生如浮萍般无常,流露出一种哀伤的情绪。颔联“何处好山时梦到,一声清磬每惊回”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颈联“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于重生的期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蕴含着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尾联“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则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理解与关爱自己的人存在于世间,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未来想象及社会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超脱与入世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为沈莩亭题揽镜图

便道三生路不迷,此生幽恨已难齐。

分行泪碧凝遗挂,积寸心烟袅旧题。

早岁子荆伤永逝,半生摩诘判孤栖。

黄金买尽浑难铸,留待他年紫诰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梁可堂为作山木册因题其上

贱子原多癖,先生自不闲。

夜归江上梦,晨点雨中山。

寒翠自然积,野云何处还。

愿从幽绝境,对结屋三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留别正阳书院诸生并怀邵二云编修(其一)

往岁青门客,曾为此地师。

斯人真世表,而我亦心仪。

暂释上丁菜,仍然太乙藜。

诸君应怅惜,未得久追随。

形式: 五言律诗

留别正阳书院诸生并怀邵二云编修(其二)

好事多君等,时来载浊醪。

诵声联四舍,谈绪引中宵。

不厌箕虚位,将毋木下乔。

经师未岑寂,影质且休嘲。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