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二)

匏系弥年,江北江南,羡君去来。

笑山横南浦,朝来爽致,文书堆案,胸次生埃。

放旷如君,拘縻如我,试问人生谁乐哉。

真难学,是得留且住,欲去须回。何时竹屋茅斋。

去相傍为邻三径开。

撰小窗临水,危亭当巘,随宜有竹,著处须梅。

坐读黄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时自栽。

当馀暇,更与君来往,林下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葫芦系在颈间多年,南北江岸,羡慕你来去自如。
笑看山峦横卧南浦,清晨的清爽心情,堆积的公文案头,内心充满尘埃。
像你般豁达,我却受限,试问世间谁人最快乐呢?
真正难以学到的是,既能停留又能离去,想去时又需回头。何时能住在竹屋茅舍旁。
期待着你的竹径能与我的相邻,开门见山,临近溪水。
在小窗边临水而建,高亭位于山巅,随性种植竹子,处处点缀梅花。
坐着阅读黄庭经,手握紫色藤蔓,时常在心中种下宁静。
在闲暇之余,更愿与你在此林中漫步,流连忘返。

注释

匏:葫芦。
系:系在。
弥年:多年。
江北江南:南北江岸。
爽致:清爽心情。
拘縻:受限。
人生谁乐哉:世间谁人最快乐。
竹屋茅斋:竹屋茅舍。
三径开:竹径相邻。
危亭当巘:高亭位于山巅。
丹田:内心。
自栽:种植宁静。
林下徘徊:林中漫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匏系弥年,江北江南,羡君去来。" 这几句表明诗人对于朋友间自由往来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愿望。

"笑山横南浦,朝来爽致,文书堆案,胸次生埃。" 山水的美丽与朝露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而文书堆积如山却让人感到心中的尘埃,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放旷如君,拘縻如我,试问人生谁乐哉。" 诗人通过自嘲,反衬出朋友的豁达与自己的拘谨,提出了对人生快乐的深刻质疑。

"真难学,是得留且住,欲去须回。何时竹屋茅斋。" 这几句流露出一种无奈,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复杂情感。

"去相傍为邻三径开。撰小窗临水,危亭当巘,随宜有竹,著处须梅。坐读黄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时自栽。" 这一段具体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当馀暇,更与君来往,林下徘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与朋友相聚的期待,以及在林间徜徉自得的情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象征着一种精神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93)

丘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其三)荆南重湖作

芙蓉深径小肩舆。相并语徐徐。

红妆著处迎笑,遮路索踟蹰。锦步障,绣储胥。

绕重湖。更添月照,人面花枝,疑在蓬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一)癸未团司归舟中作

东风罨岸进船难。酒醒篆香残。

不堪客里无绪,那更晚来寒。思往事,耿无眠。

掩屏山。夜深人静,何处一声,月子弯弯。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二)丙申中秋

素衣苍狗不成妍。何意妒蝉娟。

不知高处难掩,终自十分圆。涵万象,独当天。

照无边。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四)因见早梅作

十分风味似诗人。有些子太清生。

只应最嫌俗子,消瘦却盈盈。风乍静,雪初晴。

月微明。泊然疏淡,莫是无情,作个关情。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