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我来拟上歌风台,岂意台空只平地。

琉璃古井亦崩塌,断碑无字苔藓蘙。

当年此地说豪华,富贵归乡多意气。

枌榆社里列黄麾,泗水亭前张赤帜。

里中父老竞来窥,昔日刘郎今作帝。

共谈畴昔帝一噱,季固大言少成事。

椎牛张宴里闬空,进钱今日几万计。

坐中只带竹皮冠,众里长呼武妇字。

酒酣击节帝起舞,乐极歌残更流涕。

游子谁不悲故乡,万岁吾魂犹乐沛。

赐名此朕汤沐邑,世世田畴免租税。

风起云飞又一时,往事萧条复谁记。

樵人不识斩蛇薮,行客还归贳酒市。

台下黄河尽日流,瞬息人间几兴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歌风台的追思与感慨。诗人唐顺之以“我”为视角,踏入歌风台遗址,却只见一片荒凉,古井崩塌,断碑无字,苔藓覆盖,不禁让人感叹物是人非。

诗中提到的“枌榆社”和“泗水亭”,都是与刘邦有关的历史地点,暗示这里曾是刘邦的故乡,承载着他的辉煌与荣耀。然而,如今的景象却是父老乡亲们前来窥视,昔日的英雄已化为帝王,而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却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淡忘。

诗中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人们带着竹皮冠,称呼着武妇,酒酣之时,帝起舞,乐极生悲,泪流满面。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指出歌风台被赐名为“朕汤沐邑”,意味着这里成为了皇帝的封地,享受免税的待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繁华都将消逝,黄河依旧奔腾不息,人间的兴衰更替,转瞬即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南苑

秦园卢橘标炎节,汉苑蔼荷驻羽旗。

云气自依雕辇集,星辰故绕画梁飞。

林行草木皆成队,水戏鱼龙各合围。

更取熏风调曲奏,已看晹谷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登毗卢阁

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

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一老击钟时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

同行更说前朝事,绣?银鱼有故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游龙门

龙门嶪巀拂云回,鲸浪漰奔动地来。

一片飞泉千仞落,百重迭巘五丁开。

水同瀍涧萦天邑,山接崤函锁帝台。

胜槩依稀似禹穴,好奇徒愧马迁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龙泉寺对雨

西山爽气朝来歇,倏忽玄阴满四陲。

云里楼台翻借色,雨中花树更多姿。

飞虹弄影摇丹嶂,瀑水分流射绿池。

坐觉禅宫倍幽寂,凭栏把酒正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