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感慨。首句“撚菊接篱酣白酒”,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自得其乐的情景,通过采摘菊花、饮酒、与篱笆相伴的生活方式,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逸情趣。次句“不因五斗折腰人”,则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自我人格独立的敬仰之情。
后两句“若教此趣知冯道,更有何心事二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冯道”是五代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以善于权谋著称,与前文所描述的隐士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让冯道了解了隐士的乐趣,他还会不会像对待其他两位君主那样行事?这不仅表达了对冯道权谋之术的反思,也暗含了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格独立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生活与世俗官场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