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彦供茉莉以诗答之

芳花遗我比琼瑰,惭愧幽人自壅培。

名字曾于佛书见,色香今入寓轩来。

旋妆彫槛修清供,更促繁英使早开。

须信庄严资众力,道场化作雨华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友人邓成彦赠送茉莉花的答谢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首联“芳花遗我比琼瑰,惭愧幽人自壅培”以茉莉花比喻珍贵的美玉,表达了对赠花者的感激之情,并谦虚地提到自己如同隐居之人,未能亲自培育此花,却有幸得其馈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自责与谦逊。

颔联“名字曾于佛书见,色香今入寓轩来”则将茉莉花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暗示着花的神圣与美好,同时也强调了花的香气与色彩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愉悦与美感。

颈联“旋妆雕槛修清供,更促繁英使早开”描绘了诗人收到花后,立即精心布置,希望让这花的美丽得以充分展现,甚至期待它能提前绽放,以期更早享受这份美好。

尾联“须信庄严资众力,道场化作雨华台”则升华了主题,通过“庄严”与“众力”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美好事物的信仰,同时将道场(佛教中的修行场所)与花台相提并论,寓意着自然之美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平津阁望雨

平津景物晚依依,正是梅黄麦秀时。

云气遮山来骤雨,水痕侵石涨湍溪。

蒹葭带渚披离叶,松柏连山鼓舞枝。

迁客不堪流落恨,凭高北望意凄洏。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题乐全庵赠邓季明

寓形天壤间,自适乃其至。

放怀得山林,肯逐市朝醉。

举世竞纷华,谁识静中意。

澄清谢泥滓,淘汰见精粹。

游心无何乡,养此浩然气。

猗欤乐全翁,于世寡所嗜。

筑庵以自居,方丈含大地。

请问庵中人,其乐何由全。

万物备我身,不以人灭天。

南亩丰可饱,北窗凉可眠。

尚友古之人,圣贤存简编。

有时自种植,百卉争芳妍。

宾来聊一醉,醉中亦逃禅。

鸡鹜自扰扰,独鹤方云骞。

嗟予幸相见,一见即忘年。

但愧闻道晚,敢怀著鞭先。

何当归梁溪,耒耜买一廛。

卜居学夫子,相望两萧然。

形式: 古风

次韵题棣华堂

沙阳地僻有幽人,三乐高怀自壮辰。

雏凤已闻栖郤桂,棣华更祝寿庄椿。

家馀美酿时觞客,手植名花日赏春。

借问市朝耽恋者,何如云水自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陈兴宗供茉莉

幽人萧散省诸缘,也解栽花满槛前。

羞把天姿争媚景,故将清格占炎天。

毗耶遣化来香积,隐圃移根入寓轩。

多谢庄严修妙供,愿熏芬馥散无边。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