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龟龄詹事祠堂

当时孤论偶相同,终始知心每愧公。

才见安车延绮季,遽嗟石室祀文翁。

百年公议分明在,一饷纷华究竟空。

白发旧交衰甚矣,尚能留面对高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当初我们偶然相遇,相互理解始终如一,我总是感到对您的敬佩和愧疚。
刚刚看到您谦逊地邀请绮季,就立刻感叹像石室祭祀文翁般的美德。
公道人心长久存在,短暂的繁华最终归于空无。
岁月已使我满头白发,老朋友的风采日益衰退,但我仍能坚守,面对高尚的品格。

注释

孤论:偶然的相遇或交谈。
知心:深深理解和信任。
安车:古代的一种尊贵车辆,用于迎接贤者。
绮季:指贤人,此处可能为典故中的人物。
石室:比喻清贫的环境,如文翁办学的石室。
文翁:西汉时期蜀郡太守,以兴办教育闻名。
公议:公众的公正评价。
纷华:繁华、浮华。
白发:指年老。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节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秬的作品,名为《题王龟龄詹事祠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当时孤论偶相同,终始知心每愧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交流意见时的独特感受,他们之间的思想有时不期而遇地相似,但这种相似之处又让诗人感到一种愧疚,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朋友才能真正理解。

"才见安车延绮季,遽嗟石室祀文翁。"

这里,诗人提到友人的生活状态和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安车"可能是指友人的平静生活,而"石室"则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他对于友人不凡境遇的感慨。

"百年公议分明在,一饷纷华究竟空。"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历史评价的思考。"百年公议"指的是经过长时间后社会公众的评价,而"一饷纷华"则是比喻世间纷扰复杂的事情。诗人感叹这些看似重要的事情最终都归于空无。

"白发旧交衰甚矣,尚能留面对高风。"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友情的珍视之情。"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旧交"则是那些长久的朋友关系。即便是到了晚年,诗人仍然能够保持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时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9)

王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中山曲阳(今属河北),徙居泉南(今福建泉州),王安中孙。绍兴十九年,以宣教郎十办诸军审计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二十五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同上书历知江、抚二州(同上书卷一八五)。九年卒(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著有《复斋诗集》十五卷(同上书),又有《复斋制表》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均已佚。《全宋诗》卷二O四六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五收有其文。事迹见魏了翁《王侍郎秬复斋诗集序》(《鹤山集旁卷五四)、《宋诗纪事》卷五一

  • 字:嘉叟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题不欺室张魏公为王龟龄书也何子应赋诗

君不见开元名相张九龄,岁寒松柏森苍鳞。

胡尘澒洞言始验,世间回首思忠臣。

堂堂魏公忠贯日,志欲平戎奖王室。

归来无地展经纶,馀事文章挥健笔。

玉节朱轓两君子,不以交情变生死。

共将新句纪遗编,留与山林续诗史。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何时五亩成归计,来作邻翁伴艺林。

形式: 押[侵]韵

句(其二)

柳色知春浅,钟声觉寺深。

形式: 押[侵]韵

句(其三)

避虎连村静,分鱼一市腥。

形式: 押[青]韵